-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天幕盘点:从朝代歌开始 > 第108章武庙姜子牙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108章武庙姜子牙
乾隆帝:“太祖、太宗跟亡国之君都讲完了,接下来是世宗还是高宗皇帝啊?!”
李治:“确实,感觉后世对我的误解太深了,要为我正名啊!”
天幕:“嘛嘛,不要急嘛,到现在为止讲的都是皇帝,后世人早看腻了,连评论都没了。”
“所以,要换新内容了。”
赵匡胤:“比如说呢?”
天幕:“被你踢出去的那些武庙名将怎么样?什么白起啊、杜预啊之类的。”
赵匡胤:“……………”
天幕:“好啦,不开玩笑了,接下来进入正题。”
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追封为武圣,隋末唐初之时,天下混乱,百姓渴望出现一位救世能人,解救苍生于水火,于是百姓想起了周朝的开国第一功臣吕尚。
【网友】:“打神鞭是吧。”
据传,吕尚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首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
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自己是吕尚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吕尚那样的贤臣良将,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
当然这只是促进实现“贞观之治”的其中一个小点。
到了唐肃宗时期,因为前朝的某些历史遗留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于是朝廷从历代古人中挑选了品德与能力并存的人于姜太公一起在太公庙接受祭祀。
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后又与文庙对照,增加从祀者。
姜子牙:“啊?抄袭的啊?”
姜太公的先祖曾做西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
舜、禹时被封在吕地。夏、商两代,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姜太公就是其远代后裔。
因为家境败落,姜太公不得不从事各种职业以谋生计。他曾经在棘津做过卖吃食的小贩,在朝歌当过屠夫,给商朝贵族子良做家臣,因不善结交权贵而被驱逐[3] [4] [127]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太公曾经是夫入妇家的赘婿,后来因为不擅生计而被老妇逐出家门。总之,到了晚年的姜太公,仍贫穷落魄,一事无成。[126]
暮年归周
后来,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后世认为在磻溪,位于今陕西宝鸡),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
文王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到出猎之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太公。文王很是重视,遂与姜太公谈论。
姜太公围绕“仁”“德”“义”“道”几个方面,教文王如何做到“天下归之”。
文王大喜,认为他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己经很久了。”
因此,称姜太公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关于二人相遇的年龄,有七十、八十、九十等不同说法 ,难以确认)。
【网友】:“我还好奇fgo里姜子牙怎么叫太公望呢,原来是因为这啊。”
此即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刘禅:“人家姜太公八、九十了才开启事业,你邓艾才五、六十岁,这么着急打我汉啊。”
有一种观点认为,姜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姜太公就离开了。
他西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投靠文王。
还有人说,姜太公是一位处士,隐居海滨棘津(今属河北南皮)。
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时,文王的臣子散宜生、闳夭久闻姜太公之名而召请他。
姜太公也说:“我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者,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文王,寻找美女、异兽、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文王。
【网友】:“这个我也知道,伯邑考想用宝物赎回自己爹,然后让苏妲己给算计了,被商纣王做成了肉饼给姬昌吃,姬昌明知是自己的儿子,为了活命还是说了好吃。”
姬昌:“啊??”
【网友】:“这是封神演义的剧情吧。”
文王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 。正是通过此次营救行动,使得文王认识到姜太公的贤智,并引以为谋士 。
另据《鬼谷子·忤合》记载:“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即姜太公三次臣服文王,三次臣服纣王,其才能主张还未显露于世,最后归服了周文王。
虽然姜太公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姬发之师。
文王从羑里脱身归国后,开始暗中和姜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
姜太公辅佐文王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文王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
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 。
文王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者。
在随后的数年间,文王讨伐了西部的犬戎、密须,解除后顾之忧,又讨伐东部的耆国、邘国及崇国 ,并大规模建设丰邑 ,为灭商大业做准备。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当时出现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的局面,多半是姜太公谋划筹策的功劳 。
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武王在继承王位的第二年,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于是率大军东征商,一方面是为察看诸侯是否响应,另一方面是为预先熟悉伐商的路程和地形。
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姜太公左手拄黄钺,右手握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
于是兵至盟津(一作孟津,在今河南孟州西南十多里,位于黄河北岸)。
各国诸侯相继到来,纷纷劝说道:“可以征伐商纣了。”
武王见目的己经达到,遂拒绝继续进兵,与诸侯约期会盟而还,并同姜太公合撰《太誓》。
随后便是“牧野之战”,伴随着商纣王逃回朝歌,在鹿台上自焚而死,也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牧野战后,一些亲商的方国尚未降服。因而武王命令尚集结在盟津管、祭(今河南郑州及其东北)一带的后续六师,分西路扫荡南方各反对势力。其中姜太公统领一路军队进攻越戏方(今河南巩义东南),取得胜利。
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姜太公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纣王之事。
散发纣王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其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
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迁移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镐京,修治周朝政务。
【网友】:“箕子后面去了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第一个政权,他本人还多次被周武王叫来讨教学问。”
武王灭商后,同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太公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建立齐国[21] ,以稳定东方。
姜太公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
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第二天赶到营丘。有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
姜太公听后急命整顿人马,连夜赶赴营丘。至黎明时到达淄河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形势危急。
姜太公先说武王敬德尊贤,仁政爱民,诸侯拥戴,万国降服,劝莱侯西向事周,同兴新朝大业。但莱侯自恃力强,拒不从命。
姜太公遂一战击败莱侯。莱军溃逃,他占据了营丘邑。
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遇到了内部“顽民”的阻扰。
据《春秋繁露》记载,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
姜太公发现后,以征询治国之道为话题,让他说一说他的治国主张。
他回答说:“治国之道,只有仁义就够了。”
姜太公又问:“何为仁义?”
营汤说:“仁就是爱人,爱人的人有子不食其力;义就是敬老,敬老者妻老而夫拜之。”
姜太公听了营汤对“仁义”的解释后说:“我也主张仁义治国,可我所说的仁义含义与你所说并不尽相同。我认为,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为仁;要和众,与众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为义,义之所在天下同赴。更重要的是仁义不只说在嘴上,还要见诸行动。你口称仁义,言行不一,阴阳两套,巧言令色,受贿暴民,诛杀无辜,若用你这样的‘仁义’治齐,只能生乱,不能安民兴国,你必须改弦易张。”
营汤不从,姜太公令人将他拿下,然后斩杀,以正政令。
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
仅仅五个月,姜太公就去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周公问道:“怎么这么快?”
姜太公说:“我只是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之礼仪,不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
姜太公安定大局之后,立即着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而营丘则是他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
营丘原为夏、殷古邑,姜太公到此后,依丘为城 。
姜太公建立齐国后,在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均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文化上,他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姜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
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 。
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
《盐铁论》也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
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
在这种“农、工、商”三宝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姜太公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
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一首在镐京担任虎贲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 。
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
姜太公之所以未立即就国,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齐国还在东夷盘踞之下,齐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到达那里;
二是武王还需要他辅佐,武王死时,周成王姬诵年幼,管叔、蔡叔、霍叔发起“三监之乱”,淮夷、徐夷及“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协助周公等平叛,又不能立刻离开刚刚夺取政权的朝廷。
东征胜利后,年己过百的姜太公行动不便,才东返封国,并被周王室授予“东至海,两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的专征大权 。
五侯,指殷东之五侯,亦即薄姑加徐、奄、熊、盈;九伯,指《逸周书·作雒》文中所说的淮夷九国。
这些方国部族,在西周初年尚未真正归顺周朝。学者黄盛璋认为“穆陵”当指楚境黄州麻城西北的穆陵关,还有研究者认为是齐国的穆陵关。
专征大权的授予,是日后齐国开疆辟土的合法依据。
姜太公得享岁寿一百余岁 ,关于其卒年,《竹书纪年》明确载为周康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015年。有研究者据《尚书·周书·君奭》篇“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均未提到姜太公的记载认为,他在成王在位期间去世,具体时间为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36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美食:从搞大女神校花肚子开始
- 穿到ABO世界不做恋爱脑
- 祈月劫
- 草根逆袭,五位佳人的深情守候
- 大圣独宠:三界不及你回眸
- 被需求暴击后我反手成神
- 打通逆天修炼路我成至尊
- 开局遭强吻,我为灵笼最强觉行者
- 康慈之一念执着
- 高武:开局给姐妹花针灸开脉
- 遗物回响
- 定制宠妃
- 永冬挽歌
- 四合院:重生刘家老二扶父上位
- 四面楚歌八面玲珑
- 语言不通?绝色兽夫强制宠
- 末世:我的强化女神军团
- 刀刀直播间
- 港城之开局做空自家公司
- 狂医在花都
- 都市:系统让我无敌于天下
- 和咸鱼天后的恋爱日常
- 穿成恶毒后妈后全员等我洗白
- 吞界诀
- 城色撩人
- 我自踏雪至仙境
- 恶毒后娘有空间,带着崽崽爽翻天
- 夜爱曦
- 友情变质!多年网友竟是我学妹!
- 投胎成亡国公主被读心!那咋了?
- 异界之凌霄崛起
- 狗头Q技能弱?那叠加万亿伤害呢
- 万古神主,若黎凌仙
- 正道修仙,我却绑定恶名值系统
- 开局沉塘?我靠心声让奸相宠翻天
- 斩神:我只是一个社恐
- 异星界途
- 杀敌就变强:开局被天道警告
- 她友情变质,关爱学习的我什么事
- 有兽焉:天国之旅
-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 东方墨染璋
- 黑神话大师姐:你欺负我家悟空?
- 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 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