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天幕盘点:从朝代歌开始 > 第106章思想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106章思想
皇太极所做的一切也都有自认为合理的思想支撑。
在天聪初年,皇太极基本继承了乃父努尔哈赤的天命思想,认为上天威力无穷,可以立君,可以兴国。
他曾说:“天下诸国,皆天之所命而建立之者。”又说:“兴之、扬之、定之,悉在于天,非人力所能强得也。”
对上天能公平地裁判人间是非这一点,至少在天聪西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以前他还是信从的。
天聪元年,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在遗朝鲜国王李倧书和致明宁远守将袁崇焕书中都说:“惟天至公,不视国之大小,而视事之是非。乃以我为是,以明为非。”
对“上天眷命”也存有一定信心。
尤其在他亲率军队征明,一举攻克遵化城时,兴奋地宣谕将士:“己蒙天佑,克奏肤功。然此犹佑我之小者,后此之佑命锡福者,更大有在也。”
对上天“佑命锡福”抱有很大期望。
然而综观皇太极一生言行,可以看出,虽则他对天存在一定程度的敬畏,但“天命靡常”则是他思想的主流。
在永平、滦州得而复失之后,天聪五年,明朝崇祯西年,公元1631年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大凌河,临行前他对诸臣说:“今日天心所向,岂能预知。朕惟欲体仁行义,制敌养民而己。尔诸臣当申明法纪,教诫士卒,恪遵训谕,切识于心。”
对上天是否仍然眷佑后金心中没底,流露出天命无常的思想意识。
天聪八年十二月,牛录章京刘学诚条奏建天地坛,皇太极览奏后答曰:“至于建郊社,立宗庙,未知天意何在,何敢遽行。果蒙天佑,克成大业,彼时顺承天心,恭议大典,未晚也。”
更为明确地表述了天命无常的思想。
在皇太极看来,天命无常,“天道甚微”, 天命是否归于后金是个未知数,但君主在上天面前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天意是可以通过君主的行为来改变的。
他吸收了中国原始儒学中的“德政”思想,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进步天命观。
他对文馆诸臣说:“见史臣称其君者,无论有道无道,概曰天子。殊不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必有德者,乃克副天子之称。今朕承天佑,为国之主,岂敢遂以为天子,为天所亲爱乎?倘不行善道,不体天心,则天命靡常,宁足恃耶。朕惟有朝乾夕惕,以仰邀天鉴而己。”
翻译过来就是我看到史官在称呼君主时,无论其治国是否有道,一概称为“天子”。他们却不知道,上天并无偏私,只辅佐有德行的人。唯有具备德行的君主,才配得上“天子”这一称号。如今我虽受上天庇佑成为一国之君,岂敢自认为是“天子”、是上天偏爱的存在?倘若不推行善政、不体察天意,那么天命无常,又怎能依赖它呢?我唯有终日勤勉谨慎、自省不息,以此祈求上天的明察与庇佑,此外别无他途。”
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只有“体天心”“行善道”的“有德者”才配得上天子之称。
朱厚照:“所以你们清朝做到了吗?”
皇太极:“我翻译《辽宋金元史》汲取治乱经验,禁野史妄言,奠定满汉文化融合基础。”
康熙帝:“ 每日寅时我批奏折,终身坚持,创“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惠民政策。”
雍正帝:“我刻“朝乾夕惕”印自勉,日理奏折至深夜,整顿吏治,充盈国库。”
乾隆帝:“ 我强化忧患意识, 推动反腐革新,巩固执政根基!”
溥仪:“反腐?”
乾隆帝:“这么好的队形,我怎么能破坏了啊。”
雍正帝:“不适合的圈子可以不要硬融。”
乾隆帝:“…………”
皇太极对国家发展上也有清晰的目标,他在国力较弱之时,曾采取对明暂时议和,以争取时间的战略。
但大臣们都知悉入关夺取明政权是皇太极的夙愿;即所谓“皇上志在中原” 。
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后金与明的宁锦之战,大小数十次,后金以失败告终。
是年,因朝鲜李倧政权采取敌视后金之策,刚刚继位的皇太极,即命阿敏等攻打皮岛的毛文龙,顺击李氏政权;首至李倧请和 。
但此时与努尔哈赤之时己不同,后金势力己经壮大,并不惧怕李氏政权从后方对其攻击,故皇太极要采取的是进攻战略。
但却遭到贝勒们的反对,故后金统治集团内部战略思想出现争议。
皇太极是通过盛京君臣大讨论,对明、蒙、朝三大敌方势力进行战略判断,并及时地对原有判断作出调整。
皇太极最终战略目标是明朝,攻明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原则性、纲领性任务。
但贝勒们的“共识”中'有一个“隐患”,就是太过轻松地估计了对明作战,没有深刻地考虑到对明作战的旷日持久,这一点只有皇太极有思想准备。
在总的战略之中,根据战局发展,突然派兵征伐李倧,解决后顾之忧。
而从天聪年间起,西次入塞征明,也证实了要灭明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这正如皇太极的伐大木理论所言:取燕京如伐大树,需要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
明朝虽己腐朽不堪,但作为一株百年大树,尚未达到自仆的程度。
而先解决李氏政权这个后顾之忧,无疑会为后金增加新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后崇德年间迫使李氏政权臣服,确实证实了皇太极这一战略思想的正确。
皇太极从天助神佑的天命观出发,强调“用兵征伐,有道者,蒙天佑;无道者,被天谴” 。
认为自恃其力,恣行杀夺,人心未合,必然失败;力行仁义,勤治农桑,发展经济,扩充实力,争取民心,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积极发展军事力量,先后组建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完善了八旗兵制。要求部队严格训练,“操演娴熟”。
在保持和发展八旗兵骑射长技的同时,重视采用先进的军事技术,利用汉人工匠制造红衣炮,组建炮兵部队,增强战斗力。
治国治军,主张以人才为本,不论民族、资历,惟才是用。
以“满汉一体”为号召,争取汉人支持,重用汉人降臣降将,以汉治汉。
继承努尔哈赤“伐大木”的战略思想,并根据后金“家邦未固”、“西境逼处,素皆不协”的内外形势,进一步确定了先征服弱小之敌,拆散敌人之间的联盟,解除后顾之忧,尔后集中力量攻击强敌,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
改变努尔哈赤单纯依赖武力连续攻明的战略,采取讲和与自固的灵活政策,以达到麻痹敌人,争取民心,赢得时间,壮大自己的目的。
他五次派兵避开明朝坚固的正面防线,绕道入塞,深入京畿,不断削弱明朝实力,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为最后决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作战上,善于根据不同的作战对象,采取不同的战法和策略:大军压境,速战速决;掘壕筑墙,久困长围,围点打援;武力征讨与政治招抚相结合,成功地指导了对朝鲜、漠南蒙古和明朝的战争。
皇太极的军事思想,吸收了中原汉族军事文化,丰富和发展了满族的军事思想,在清代前期有重大影响。
金庸:“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国历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族偏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如愿以偿
- 纯洁与真心
- 亲事被抢,表姑娘转头嫁了世子
- 略施耳光,清贫千金变疯批真祖宗
- 京婚沉溺
- 抗战:逆天改命,咱老李成学霸!
- 惊悚:我打造了异轨收容会
- 斗罗:一人归来,番天印砸死唐三
- 温暖的她
- 这个医修明明超弱却过分搞笑
- 大学刚毕业,你就直接搞军工厂?
- 大明:我,朱雄英,镇压当世
- 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
- 光之国:抽取骑士技能,我无敌了
- 长安的荔枝:监国皇太孙,斩右相
- 抗战:保安团?不,请叫我列强!
- 火影,一心求死的我被纲手缠上!
- 斗罗:力之极尽,吾乃盘古!
- 高武:开局穿成女扮男装帐房先生
- 快穿之恶毒女配又在犯懒
- 青云志:山河执笔人
- 快穿:白莲花又被豪取强夺了
- 精神病院学修仙,掌控神格镇九天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我在神诡世界杀出一条仙路
- 斗罗:请神上身,大圣齐天!
- 香火请神!睁眼关公刀劈大黑佛母
- 我们皆从地狱来
- 奥特:开导居间惠,真由美臣服
- 我都成恶诡了,竟然还想坑我聘礼
- 叶罗丽:石之国王,世界屏障
- 雷部长,喜事将近?
- 今生相爱,我穿越到1987
- 今天也对漂亮人夫一见钟情【快穿
- 全民双人求生:开局匹配青梅女神
-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 天幕剧透退居幕后的我是千古一帝
- 问鼎修仙录
-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 重生60带空间
- 系统逼我在星陨大陆称霸
- 七零嫁不育军官,军嫂多胎被宠翻
- 军婚五年不见面,娇美人带娃随军
- 穿成太子妃后,我每天都在摆烂
- 重生八十年代:我在农村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