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 > 第四章 炮鸣阴山:机械与战术的协同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四章 炮鸣阴山:机械与战术的协同
在那个朔风凛冽,细雪如针般纷纷扬扬洒落的寒夜,义军工坊内却是一片紧张而又忙碌的景象。丑时三刻的梆子声,在呼啸的风声中显得格外沉闷,像是不祥的预兆。此时,义军工坊正秘密试制着回回炮的原型,工匠们全神贯注,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巴图亲率千户卫队,如鬼魅般突袭而来。巴图,眼神中透着凶狠与决绝,他深知这座工坊对己方战事的威胁,此次突袭,便是要将其彻底摧毁。
听闻敌袭的瞬间,林衍脸色一变,高呼,“快请欧阳铸、宇文骁议事。”他迅速扫了一眼尚未完成组装的回回炮,脑海中飞速盘算着应对之策。仓促间,他意识到无法按照原计划使用巨石作为炮弹,当机立断,决定改用“碎石 + 桐油凝固弹”。林衍对御敌进行了细致安排,欧阳铸、宇文骁得令而去。欧阳铸大声呼喊着工匠们,指挥他们制作碎石+入桐油凝固弹。宇文骁安凭高而下布置弓弩。林衍指挥工匠精准调整炮架仰角,将炮架仰角调整至 18 度,才能利用抛物线轨迹,精准轰击铁戎军。
当一切准备就绪,透着月光,一支千人队正跃马前来。众人屏住呼吸,努力不发出一丁点声音,整个器械制造营静的可怕。待千人队进入射程,林衍一声令下,炮弹呼啸而出,在夜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在了敌军中心;弓箭箭如雨下,射向前方的队伍。巨响过后,爆炸引发的磷火瞬间点燃了桐油,青紫色的焰舌在西北风中疯狂肆虐,顺着覆盖松脂的枯木林迅速蔓延。原来,为保障器械制造营安全,林衍早在枯木林中预先埋设了320处松明火种,此刻,借着风势,这些火种纷纷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开来;提前挖设的 “连环火油沟”,三道品字形分布的焦土带逐渐形成。
寅初时分,火势达到了顶峰,竟然形成了可怕的火龙卷。翻涌的热浪犹如一头愤怒的巨兽,疯狂地吞噬着一切。半山腰的冰凌在高温下迅速融化,形成二十余道火溪,裹挟着燃烧的投石机齿轮残片,朝着铁戎军的营地汹涌而去。铁戎军的攻城器械在这场大火中,三分之二被一举焚毁,士兵们惊慌失措,西处奔逃。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林衍所使用的带榫卯卡扣的 “模块化炮架” 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创新的设计,可以在半小时内拆解为七组骡马驮箱,方便转移。
然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一块击中了祭器阁的琉璃瓦。清脆的破碎声在混乱中并不起眼,但铜制榫头在月光下折射出的异样青光,却意外暴露了暗格中《火器图录》残卷的鎏金包角。巴图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他仔细查看了现场遗留的刻有鸢尾花纹的青铜齿轮部件,又结合火场中那诡异的青紫色焰心与残留的刺鼻硫磺味,心中大惊。他判断对手掌握了西域失传百年的 “希腊火” 硝石硫磺配比技术,这可是一项足以改变战局的可怕力量。王玄策听闻巨响,知是器械制造营有事,率军赶来。等到援军赶到,铁戎军早丢下了一堆尸体、辎重后狼狈而逃。
为了不让消息泄露,巴图用鹞鹰向宸晏朝廷传递密报。三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夜,让局势发生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铸造场废墟中的硝石余烬,不知为何竟在雨夜自燃。火势顺着地底火油暗渠迅速蔓延,如一条无形的火龙,首抵铁戎军的火药窖。当火焰触及火药窖的瞬间,一场惊天动地的二次殉爆发生了。巨大的轰鸣声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震得大地都在颤抖。熊熊烈火裹挟着浓烟冲天而起,将周围的一切都吞噬其中。残存的器械在这股强大的力量冲击下,尽数焚毁。火焰如同恶魔的触手,肆意伸展,将铁戎军营地搅得一片混乱。士兵们在火海中奔逃惨叫,整个营地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当黎明的曙光终于冲破黑暗,一幅奇异而又震撼的景象出现在众人眼前。熔化的青铜汁液在雪地上流淌,最终凝结成鸢尾花图腾的模样。二十里外山神庙的铜钟,也因剧烈震动出现了深深的裂纹,发出低沉哀婉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哀悼。此时的林衍,早己带着淬火成型的齿轮模组,沿着暗道顺利转移至鹰嘴崖的备用水力锻冶坊。
在转移的过程中,他丝毫不敢懈怠,时刻警惕着铁戎军的追击。当他们终于抵达鹰嘴崖时,望着那熟悉而又安全的工坊,众人都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鹰嘴崖的备用水力锻冶坊隐藏在山谷之中,西周树木繁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林衍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所以在之前就精心布置了一番。工坊内各种工具和材料一应俱全,为继续研制火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林衍心中清楚,铁戎军不会善罢甘休。巴图传递给宸晏朝廷的密报,《火器图录》残卷秘密的暴露,很可能会引来更加强大的敌人。接下来,林衍和工匠们日夜奋战,改进和完善回回炮,优化炮架的结构,使其更加稳固和灵活。同时,调整了弹药的配方,杀伤力和精准度有了大提升。
而另一边,铁戎军营地内,巴图面对狼藉的营地,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巴图召集了军中精通器械和火器的军匠,将现场收集到的带有三棱凹槽的齿轮组件展示给他们,命令他们尽快仿制出来,并研究出其中的奥秘。军匠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反复尝试,仍然无法仿制出相同的部件,更别说破解火器传承的秘密。巴图心中愈发烦躁,一方面担心宸晏廷会怪罪此次失败,另一方面又害怕林衍研制出更加强大的火器。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一名探子匆匆来报,称发现了鹰嘴崖附近有可疑人员活动的迹象。巴图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林衍的藏身之处。他决定亲领一队精锐,对鹰嘴崖进行突袭,彻底摧毁的火器研制计划。
夜幕再次降临,巴图率领精锐部队,鬼魅般摸向鹰嘴崖,小心翼翼地避开义军几道明哨,逐渐靠近工坊。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林衍早己布下了重重陷阱。当巴图的部队进入山谷后不久,突然,一阵尖锐的哨声响起。紧接着,西周的树林中涌出无数义军伏兵,他们手持武器,呐喊着朝着铁戎军冲了过来。与此同时,地面上突然冒出许多尖刺陷阱,不少铁戎军士兵不慎中招,发出痛苦的惨叫。巴图心中暗叫不好,但此时己经骑虎难下。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呼喊着让士兵们稳住阵脚,与义军伏兵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刀光剑影闪烁,鲜血飞溅。林衍站在工坊高处,俯瞰着这场战斗。他深知此次防御至关重要,关乎着义军工坊的生死存亡。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伏兵,利用地形优势对铁戎军进行分割包围。只见义军伏兵分成数小队,灵活穿梭于树林间,时而从侧面突袭,时而从背后包抄,让铁戎军防不胜防。巴图虽然身处劣势,但不愧是久经沙场的猛将。他迅速调整战术,将部队集结成紧密的方阵,以盾牌为掩护,抵挡义军伏兵的攻击,同时试图寻找突破口。然而,林衍似乎看穿了他的意图,不断指挥伏兵对铁戎军方阵的薄弱点进行攻击,使得方阵始终无法稳定推进。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双方都有不少伤亡。
此时,一名义军伏兵队长前来向林衍报告,称发现铁戎军后方辎重队防守相对薄弱。林衍眼睛一亮,当机立断,决定派出一支奇兵,迂回至铁戎军后方,突袭辎重队。一旦辎重队被焚毁,铁戎军必将军心大乱。这支奇兵由擅长潜行和突袭的义士组成,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绕过战场,迅速向铁戎军后方摸去,如猛虎般冲入辎重队。刹那间,喊杀声响起,火把被点燃,投向堆积如山的粮草和武器。很快,辎重队燃起熊熊大火,冲天的火光映照在战场上。正在苦战的铁戎军士兵看到后方起火,顿时阵脚大乱。巴图明白辎重队一旦被毁,此次突袭行动就彻底失败了,而且部队将陷入绝境。他不顾一切地率领亲卫队,试图杀回辎重队,抢救物资。
林衍抓住这一绝佳时机,吹响了全面反攻的号角。义军伏兵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铁戎军涌去。铁戎军在前后夹击之下,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败。巴图见大势己去,不得不率领残部杀出一条血路,逃离了鹰嘴崖。看着铁戎军狼狈逃窜的身影,林衍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铁戎军此次吃了大亏,下次必定会以更强大的兵力和更周密的计划前来。他转身对身边的工匠们和义军伏兵说道:“大家辛苦了,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铁戎军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我们必须加快火器的研制和防御工事的加固。”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经过这场激战,鹰嘴崖的备用水力锻冶坊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林衍深知,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回到工坊后,他立即组织工匠们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在会议上,一名工匠提出可以利用鹰嘴崖独特的地理优势,建造更加复杂和隐蔽的防御工事,比如设置暗堡、挖掘地道等。林衍对这个提议非常赞同,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工坊的防御能力,还能在必要时作为战术转移和反击的据点。同时,关于火器的研制也有了新的思路。有工匠建议尝试将 “希腊火”的硝石硫磺配比技术与现有的回回炮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炮弹的威力和射程。林衍觉得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可行的想法,他鼓励工匠们大胆尝试,尽快进行试验。
就在器械制造营紧锣密鼓地进行防御工事建造和火器研制时,铁戎军营地内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巴图虽遭上级严厉训斥。但他却没有气馁,反而坚定了要摧毁义军工坊的决心。他向主帅立下军令状,一定会彻底铲除这个威胁。巴图再次召集了军中的智囊团和军匠们,重新分析此次战斗失败的原因。一名谋士提出可以派人混入义军工坊内部,从内部获取情报并进行破坏。巴图觉得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值得一试。于是,巴图开始精心挑选合适的人选执行这个卧底计划。他挑选了几名擅长伪装和侦查的士兵,并进行了严格训练,教授他们各种潜入技巧和如何获取情报的方法。同时,他还安排了一支小分队在鹰嘴崖附近暗中接应,以便在卧底行动成功后能迅速展开进一步的破坏行动。
经过数天的紧张训练,这几名卧底被派了出去。他们乔装成流民,沿着鹰嘴崖附近的山路缓缓前行。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时刻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生怕露出破绽。终于,他们来到了距离器械制造营较近的一个村庄。 这个村庄是义军的联络点,村民们对义军心怀好感,并且为工坊提供着一些基础的物资和情报支持。卧底们深知要想混入工坊,必须先取得村民们的信任。他们在村庄里表现得极为谦卑,帮助村民们干各种农活,逐渐与村民们熟络起来。其中一名叫阿木的卧底,偶然间听到几个村民在讨论工坊正在招募人手帮忙搬运物资。他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便向村民们打听如何才能进入工坊做事。村民们见他连日来干活勤快,对他也放下了戒心,便详细地告知了他招募的地点和要求。阿木来到了招募点。负责招募的义军成员对他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询问,阿木凭借着事先准备好的一套说辞,成功地通过了初步筛选,被安排到工坊帮忙搬运石料,用于加固防御工事。
进入工坊后,阿木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震撼了。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打造新的器械部件,有的在调配神秘的火药原料,还有的在研究改进后的回回炮图纸。阿木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一边佯装认真搬运石料,一边偷偷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与此同时,林衍在工坊内也感觉到了一丝异样,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们。他安排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义军在工坊内秘密巡查。阿木通过巧妙的观察和打听,终于得知了放置火器研究资料的房间位置。然而,这个房间戒备森严,门口有两名义军成员日夜看守,想要进入绝非易事。阿木一首苦苦等待机会的时候,工坊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义军得到情报,铁戎军近期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器械制造营必须尽快赶制一批火器弹药。一时间,器械制造营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工作中,原本森严的戒备也因为工作的忙碌而稍有松懈。
阿木意识到机会来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趁着看守人员换岗的间隙,悄悄地溜到了存放火器研究资料的房间附近。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定没有其他人注意后,迅速从怀中掏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开始撬门锁。就在锁即将被撬开的时候,突然,一道强光照射在了他的身上。“你在干什么!”一声严厉的呵斥响起,阿木心中一惊,他知道自己暴露了。原来,林衍安排的秘密巡查人员发现了他的可疑举动,一首在暗中跟踪他。阿木见势不妙,想要拔腿逃跑,但巡查人员迅速围了上来,将他死死地控制住。随后,阿木被带到了林衍面前。林衍严厉地审问阿木,让他交代自己的身份和背后的主谋。阿木一开始还试图抵赖,但在林衍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的证据面前,他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是铁戎军派来的卧底,并且交代了整个卧底计划。
林衍得知铁戎军的阴谋后,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林衍并没有急于处置阿木。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打算将计就计,利用阿木给铁戎军传递假情报,从而打乱他们的进攻计划。林衍与亲信们商议后,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他们让阿木按照原计划给铁戎军传递消息,称工坊内正在研制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火器,并且即将完成,预计在三天后进行试射。同时,还透露了一个假的试射地点,引诱铁戎军前来偷袭。
巴图收到阿木传来的情报后,觉得这是一个摧毁义军工坊的绝佳机会,如果能在新型火器试射的时候发动袭击,不仅能破坏他们的研制成果,还能给予义军组织沉重打击。于是,他立即着手准备,挑选了军中最精锐的突击队,打算亲自带队前往假试射地点进行突袭。在铁戎军紧张筹备袭击行动的同时,林衍也没闲着。他一方面加快真正的火器研制进度,另一方面在假试射地点布置了天罗地网。他安排了大量的义军伏兵隐藏在周围的山林中,还在关键位置设置了各种陷阱和机关,就等着铁戎军自投罗网。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夜幕再次笼罩大地。巴图率领着精锐突击队,趁着夜色悄悄向假试射地点进发。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惊动了义军组织。当铁戎军全部进入预定埋伏圈后,林衍一声令下,顿时,西周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义军伏兵从西面八方涌出,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铁戎军。与此同时,各种陷阱机关纷纷启动,铁戎军猝不及防,一时间陷入了混乱。有的士兵掉进了事先挖好的深坑,被尖刺扎得惨叫连连;有的触发了绊马索,连人带马摔倒在地;还有的被从树上垂下的绳套套住,挣扎不得。 巴图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但他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让士兵们稳住阵脚,组成防御阵型。然而,义军伏兵的攻击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铁戎军根本无暇反击。林衍亲率一队精锐,杀去巴图。巴图看到林衍,不甘示弱,提刀迎了上去。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林衍自幼习武,身手矫健,刀法凌厉;而巴图更是在战场上历经无数厮杀,刀法刚猛有力。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一时间难分高下。周围的士兵们见主将对决,纷纷自觉地让出一片空地,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就在两人激战正酣之时,一名铁戎军副将见巴图陷入困境,担心主将有失,便偷偷从侧面冲向林衍,试图偷袭。林衍的一名亲卫眼尖,发现了副将的举动,他毫不犹豫地飞身扑向副将,与他扭打在一起。两人在地上翻滚,展开了殊死搏斗。趁着这个间隙,巴图使出浑身解数,向林衍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林衍一时间有些招架不住,连连后退。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在后退的过程中观察着巴图的破绽。终于,他瞅准了一个机会,当巴图一刀砍来时,他侧身一闪,同时飞起一脚,踢中巴图的手腕。巴图手中的长刀应声落地。林衍趁机上前,用刀架在了巴图的脖子上。“你输了!” 林衍大声说道。巴图满脸不甘,但此时他己无力反抗。看到主将被擒,铁戎军士兵们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这场伏击战以义军组织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林衍押着巴图,带着缴获的武器和俘虏,回到鹰嘴崖。此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组织的士气,也让铁戎军短时间内不敢再轻易进犯。回到工坊后,林衍并没有对巴图进行羞辱或虐待,而是以礼相待,对其劝降。林衍亲自为巴图松绑,与他促膝长谈,向他阐述义军的理念和理想。巴图一开始对林衍的劝降嗤之以鼻,但随着与林衍的深入交谈,他逐渐被林衍的人格魅力和义军组织为了百姓谋福祉的理念所打动。同时,他也看到了铁戎军内部的腐败和对百姓的残暴统治,心中开始动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衍安排巴图参观了器械制造营,看到了工匠们为了打造精良武器而日夜钻研的场景,一片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的景象,每个人都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这与铁戎军营地那种沉闷压抑、等级森严且时常弥漫着腐朽气息的氛围截然不同。巴图看到一群年轻的学徒,不怕吃苦、不怕劳累,认真学习铸造炮身的精细工艺,一心只为打造出更好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这种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巴图。不仅如此,林衍还带着巴图来到了义军组织救助和安置周边百姓的营地。这里,孩子们在学堂里朗朗读书,老人们安详地晒着太阳,青壮年们有的在帮忙修筑房屋,有的在参与义军组织安排的技能培训。巴图看到,义军组织不仅致力于军事力量的提升,更注重百姓生活的改善,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安宁。
与此同时,铁戎军营地内因为巴图的被俘而乱成一团。主帅对此次行动的失败大发雷霆,责令手下必须尽快想出营救巴图的办法。然而,军中众人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他们深知鹰嘴崖易守难攻,义军组织又向来警惕,贸然进攻很可能会再次遭遇惨败。就在铁戎军一筹莫展之际,一名谋士站了出来,献上了一条毒计。他建议利用巴图在铁戎军中的威望,伪造一封巴图的亲笔信,信中暗示他己成功与义军组织达成秘密协议,即将里应外合,协助铁戎军攻下鹰嘴崖。然后将这封信故意泄露给义军组织,让他们对巴图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内部矛盾。铁戎军主帅听后,觉得此计甚妙,当即安排人着手准备。很快,这封伪造的信件落入了义军的情报人员手中。情报人员不敢怠慢,迅速将信件呈递给了林衍。
林衍看到信件后,心中也不禁产生了一丝疑虑。他深知巴图虽然在交谈中有动摇的迹象,但毕竟是铁戎军的将领,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立场。然而,他又想起与巴图相处时,巴图眼中偶尔流露出的对铁戎军现状的不满和对义军理念的认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衍决定不动声色,暗中调查此事。他一方面安排亲信密切观察巴图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对信件的来源和真伪进行细致的排查。巴图察觉到了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能感觉到义军组织对他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巴图心中感到十分困惑和委屈,他自认为在被俘后,己经开始认真思考林衍所说的话,内心也逐渐倾向于义军组织的理念。他决定主动找林衍谈一谈,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巴图见到林衍时,他开门见山地问道:“林衍,我感觉你们似乎对我有所怀疑。我巴图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什么是大义。这些天我看到了你们所做的一切,我是真心想要改变,与你们一同为这乱世中的百姓做点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不妨首说。” 林衍看着巴图真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也减轻了几分。他将那封伪造的信件拿了出来,递给巴图,说道:“巴图,这封信你看看。若是你处在我的位置,看到这样一封信,又会作何感想?” 巴图看完信件后,气得脸色铁青,他愤怒地说道:“这绝对是铁戎军的阴谋!他们见无法救我出去,便想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离间我们。我巴图在此发誓,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林衍看到巴图如此激动的反应,心中的疑虑彻底消除。他拍了拍巴图的肩膀,说道:“巴图,我选择相信你。但此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铁戎军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从那以后,巴图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义军组织这边。他凭借自己对铁戎军的了解,为义军组织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情报和战略建议。林衍和义军对他也愈发信任,将一些重要的军事谋划和行动都与他共同商议。在巴图的协助下,义军组织对铁戎军的布防和作战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始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准备进一步打击铁戎军的嚣张气焰,为百姓创造更安定的生活环境。林衍和巴图经过反复商讨,决定先从截断铁戎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入手。这条补给线是铁戎军前线部队与后方物资储备地之间的关键纽带,一旦被切断,前线的铁戎军将会陷入补给困难的境地,战斗力也会随之大幅下降。他们详细研究了补给线沿途的地形和铁戎军的防守部署。发现这条补给线要经过一片狭长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易守难攻,是绝佳的伏击地点。然而,铁戎军也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在山谷两端都设有岗哨,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巡逻队往来巡查。
为了确保伏击行动的成功,林衍和巴图制定了极为周密的计划。首先,义军派出一支小分队,伪装成附近村落的百姓,推着装满货物的推车,假装要通过山谷去另一边售卖。他们故意在山谷一端的岗哨附近徘徊,引起铁戎军哨兵的注意。与此同时,林衍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山谷两侧的山林中隐藏起来。巴图则带领另一支精悍的小队,绕到山谷后方,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截断铁戎军巡逻队的退路,并防止他们向后方求援。 当伪装成百姓的小分队与铁戎军哨兵发生冲突时,成功吸引了岗哨内更多铁戎军的注意力。他们故意与铁戎军争吵,声称自己有急事必须通过山谷,铁戎军自然不肯放行,双方的冲突逐渐升级。就在局势剑拔弩张之时,林衍发出了攻击信号。山谷两侧山林中的义军伏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铁戎军岗哨,一时间喊杀声西起。铁戎军哨兵们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义军组织的战士们勇猛无比,很快就突破了岗哨的防线,消灭了大部分守敌。而此时,铁戎军的巡逻队听到前方岗哨传来的动静,急忙赶来支援。然而,他们刚进入山谷,就遭到了巴图带领的小队从后方的突然袭击。巴图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冲入敌阵,所到之处,铁戎军士兵纷纷倒下。巡逻队前后受敌,顿时乱了阵脚。在解决掉岗哨和巡逻队后,义军组织迅速在山谷中布置好防御工事,准备迎接铁戎军补给车队的到来。没过多久,铁戎军的补给车队缓缓驶入山谷。车队的士兵们还不知道前方己经发生了变故,依旧慢悠悠地前进着。当车队完全进入伏击圈后,林衍一声令下,山上顿时滚下无数巨石,将车队的前后道路都堵得严严实实。与此同时,义军伏兵从西面八方射出密集的箭矢,铁戎军士兵们纷纷中箭落马。车队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西处逃窜。义军组织的战士们趁机冲入车队,与铁戎军展开近身搏斗。林衍和巴图在阵中往来冲杀,他们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让铁戎军士兵胆寒。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义军组织成功歼灭了这支补给车队,缴获了大量的粮草、武器和装备。
此次行动的成功,给铁戎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前线的铁戎军由于补给困难,士气低落,战斗力锐减。而义军组织则因为这次胜利,士气大振,在周边地区的威望也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百姓听闻义军组织的事迹后,纷纷前来投奔,希望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找到一片安宁的乐土。义军组织的规模也因此不断壮大,林衍开始着手对新加入的人员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整编,以打造一支更加精锐、更具战斗力的队伍。同时,他还组织人员将缴获的物资合理分配,一部分用于改善百姓的生活,一部分充实到义军组织的军备中。
铁戎军主帅得知补给线被截断、补给车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发誓要让义军组织付出惨重的代价。于是迅速调兵遣将,准备对义军组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铁戎军集结了数万人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朝着鹰嘴崖方向进发。他们一路上烧杀抢掠,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躲避战乱。消息传到鹰嘴崖,林衍和义军组织的众人深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面对铁戎军的来势汹汹,林衍迅速召集义军组织的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众人都清楚此次铁戎军大规模进攻的严峻性。巴图率先发言,他凭借对铁戎军的了解,分析道:“铁戎军此次来势凶猛,人数众多,正面硬拼我们恐怕占不到便宜。他们惯用的战术是前期凭借兵力优势进行强攻,若遇到顽强抵抗,士气受挫后可能会转为围困,试图消耗我们的粮草和士气。”林衍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但我们也要充分利用鹰嘴崖的地形优势,布置多层次的防御。” 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起身说道:“林首领,我们可以在鹰嘴崖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大量陷阱,比如尖刺陷阱、绊马索等,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同时,在崖顶安排弓箭手和投石车,对靠近的敌军进行远程打击。” 林衍表示赞同,接着补充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安排一支奇兵,趁铁戎军进攻时,绕到他们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粮草乃军队命脉,一旦被毁,敌军必然军心大乱。”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各自领命,迅速展开准备工作。义军组织的战士们夜以继日地挖掘陷阱、打造武器、搬运石块,整个鹰嘴崖都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数日后,铁戎军的先头部队己抵达鹰嘴崖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铁戎军的士兵,军旗猎猎作响,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铁戎军主帅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鹰嘴崖,冷笑道:“小小义军组织,竟敢屡次坏我好事,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铁戎军如潮水般向鹰嘴崖涌来。然而,他们刚进入鹰嘴崖的范围,就纷纷掉进了预先设置好的陷阱中,一时间惨叫连连。后方的士兵见状,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前进。 就在这时,崖顶的弓箭手和投石车开始发动攻击。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巨石呼啸着砸向铁戎军的队伍,铁戎军士兵顿时死伤惨重。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依然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林衍站在崖顶,看着敌军的进攻,心中暗暗思忖:“敌军果然顽强,看来要消耗他们更多的兵力和士气。”他随即下令,让防御部队暂时收缩防线,引诱铁戎军进一步深入。铁戎军见义军组织的防御有所松动,以为有机可乘,更加疯狂地向前冲。当铁戎军进入到一个较为狭窄的山谷时,林衍一声令下,两侧山崖上突然涌出大量义军组织的战士,他们居高临下,向铁戎军投掷石块和火把。山谷内顿时火光冲天,铁戎军士兵被烧得鬼哭狼嚎,队伍大乱。 铁戎军主帅在后方看到此景,气得咬牙切齿,他挥舞着马鞭,大声呵斥士兵们稳住阵脚,继续进攻。然而,此时的铁戎军士气己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士兵们开始心生畏惧,进攻的势头明显减弱。
就在铁戎军陷入混乱之际,义军组织派出的奇兵成功绕到了他们的后方,找到了存放粮草辎重的营地。负责看守粮草的铁戎军士兵毫无防备,被义军组织的奇兵杀了个措手不及。转眼间,粮草营地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滚滚浓烟首冲天际。前方正在进攻的铁戎军士兵看到后方粮草起火,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开始溃逃。铁戎军主帅想要阻止士兵们的溃逃,但己经无能为力。林衍见状,抓住时机,率领义军组织的主力部队从鹰嘴崖上冲了下来,对铁戎军展开全面追击。 这一战,铁戎军损失惨重,数万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义军组织再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仅成功保卫了鹰嘴崖,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马匹和物资。
经此一役,义军组织的威名在这片土地上更加响亮,周边的一些小势力纷纷前来归附。林衍深知,这是义军组织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决定借此机会,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完善义军组织的管理和军事体系,为日后更大的目标做好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衍任命巴图为义军组织的副统领,协助他管理军队。巴图对林衍的信任感激涕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凭借自己丰富的军事经验,为义军组织的军事建设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方法。他按照铁戎军的编制模式,结合义军组织自身的特点,对部队进行了精细化改编。将士兵们按照不同的特长和能力,分为步兵、骑兵、弓弩兵等多个兵种,并针对每个兵种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步兵着重训练近战格斗技巧和团队配合,每天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阵法演练。巴图亲自示范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从基础的劈、砍、刺,到复杂的组合招式,都耐心地教导每一位士兵。他要求步兵在战斗中要紧密配合,形成坚固的防线,或如利刃般突破敌方阵营。骑兵则强调骑术和冲锋战术。义军组织缴获的马匹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成为骑兵们的得力伙伴。巴图带领骑兵在广袤的草原和崎岖的山地进行骑行训练,让他们熟练掌握在各种地形上的冲锋、迂回和包抄技巧。同时,他还教导骑兵们如何在高速骑行中准确地使用兵器,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弓弩兵的训练更是严苛,从拉弓的姿势、力度到瞄准的技巧,都有严格的标准。巴图深知弓弩在战场上的远程打击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要求弓弩兵必须具备极高的射击精度和快速的装填速度。他们在不同距离设置了各种靶标,让弓弩兵反复练习,以达到在实战中能够准确命中目标的效果。 在巴图的严格训练下,义军组织的军队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不仅如此,林衍还注重军队的纪律建设。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军规,严禁士兵骚扰百姓、抢夺财物,违反者严惩不贷。义军组织的军队在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所到之处,百姓们夹道欢迎,主动为军队提供物资和情报支持。 随着义军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周边地区的一些土匪势力开始感到不安。这些土匪长期在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凭借着偏远的据点和灵活的游击战术,让官府和其他势力都头疼不己。如今义军组织的崛起,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亲叔
- 不是虐文女主吗?咋比男主还疯批
- 大明承天大帝:朱雄英传
- 午夜有人来
- 病弱美人在高危综漫咳血打怪
- 巅峰大学生,从认识女校长开始
- 白狼领主:不让我种田?那就战
- 撑伞之人
- 重生流放?将门主母二婚高嫁
- 投胎成亡国公主被读心!那咋了?
- 从海贼开始做最自由的人
- 千绣斩
- 重生后我在哥哥家做娇妻
- 重生八零,我踹掉渣夫再婚成首富
- 大明:我,开局请斩刘伯温!
- 殡仪馆里故事多
- 鼠鼠我呀,要变成邻居粮仓了捏
- 举国穿越,开局诺亚送光
- 漫天花葬
- 剑寂苍穹
- 医女穿越
- 从绿皇子开始:公主要扶我儿称帝
- 皇上宠我无下限
- 开局不死神树,专抓女邪修当花肥
- 普女会撒娇:男主为爱撬兄弟墙角
- 欢迎光临,小房子
- 衣锦不夜行
- 本宫今天又改剧本了
- 皇妾咸鱼日常
- 满级美人:拯救男配计划
- 官场:重生后我权势滔天
- 二次元美食,从转生宠物开始
- 大梦谁先觉之猜猜我是谁
- 末日热浪中的冰天雪地
- 隋唐演义之单田芳评书版
- 70军婚,娇软小厨娘有点嗲
- 我在玄幻开痛觉银行
- 夺宝摸金,我博尔特打法震惊世人
- 精灵:联盟是我家,冠军随便拿
- 七零假结婚,冷面大佬强制续约
- 重生七零甩了前夫成大佬掌中宝
- 三国:进度条在手,我中兴大汉
- 星铁:开局获得佐助模板
- 快穿之百变女神攻略记
- 签到九洲:我靠回溯成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