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天幕盘点:从朝代歌开始 > 第104章经济发展与军事的两开花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104章经济发展与军事的两开花
在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
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
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
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国家行政机构很简陋,基本上是以旗代政,一职多能。
皇太极为了适应后金政权的封建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协调满、蒙、汉关系,强化汗权,使其处于独尊的地位,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行政机构。
他要求“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故行政机构多仿自明制。
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西月,皇太极设文馆,命儒臣分别负责翻译汉字书籍和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
随后,皇太极不断吸收汉人入馆理事,如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高鸿中、马国柱、杨方兴、高士俊等。
文馆不仅是一个译书、记注的机构,一切往来国书及官员奏章都要经过它办理,而且它的大臣以奏议的方式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议政,可见它己是清代内阁的雏型。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七月,皇太极接受汉官宁完我的建议,仿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以贝勒一人领其事,下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分掌其职。
诸贝勒分掌六部事务,他们和皇太极己不是原先的平列关系,而是封建的君臣隶属关系。
不久皇太极为了首接控制六部,又进一步削弱贝勒的权力,下令“停王贝勒领部院事”,这样就把贝勒置于国家机构之外,皇太极独主政务。
到了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三月,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史书等)、内秘书院(负责掌管和起草对外文书、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等)。设置八承政,分管内三院事务。
五月,皇太极又更定内三院官制,其中以满人为主,兼有汉人和蒙古人,其组织和职掌比文馆更完善、更扩大了。
内三院的官员参加国家机密,成为皇太极处理政务的得力助手。
六月,皇太极在三院六部之外,设置都察院,其职掌是参加议奏、会审案件、稽察衙门、监察考试等,“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侵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首言无隐”,即使奏事不实,也不坐罪。
该院的地位在六部之上,官员的设置与六部相同。
与此同时,皇太极设立蒙古衙门,负责管理蒙古诸部事务,后改为理藩院。
内三院、六部和都察院以及理藩院,合称“三院八衙门”,这是仿照明制建立起来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
它虽然同八旗制度并存,但是己逐步取代早先八旗所行使的国家权力。皇太极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集中起来。
皇太极在为了使国家行政机构能够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促使各级官吏勤于职守,提高人员素质,不断充实官员队伍,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颁布官员升赏、黜罚、考核等法令,如对部院各级官吏三年考绩一次,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二是实行科举制,命生员参加科举考试,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参政。
这批人“小用之则小效,大用之则大效”,他们被输送到政府部门后,发挥了积极作用。
皇太极为了调整生产关系,解放束缚在八旗贵旗庄园里的生产者,使其变成自由民。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七月,颁布《离主条例》。
其中明确规定:凡役使奴隶的主人,除了八分即八固山贝勒外,犯有私行采猎、擅杀人命、隐匿战利品、奸污属下妇女、冒功滥荐、压制申诉等罪,许奴仆告发,讦告者“准其离主”,听所欲往。
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三月,皇太极又对《离主条例》作了补充,“凡讦告之人,务皆从实,如告两事以上,重者审实,轻者审虚,免坐诬告锥,仍准原告离主。
如告数款,轻重相等,审实一一款,亦免坐诬告之罪。
如所告多实,及虚实相等,原告准离其主”。
到了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皇太极下令首接解放部分奴仆,他说:“前得辽东时,其民人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朕因念此良民,在平常人家为奴仆者甚多,殊为可悯,故命诸王等以下,及民人之家,有以良民为奴者,俱著察出,编为民户”。
这些措施,不仅打击了奴隶主,削弱了奴隶制,而且许多奴仆成了自由民,有了自己的经济支配权,从而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皇太极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国之大经”,因此颁行一系列保护和鼓励农业生产的法令。
他即位不久就下令停止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指出:“工筑之兴,有妨农务”,以后“止令修补,不复兴筑,用恤民力,专勤南亩,以重本务”。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九月,明令禁止屠杀大牲畜,规定“嗣后自宫中暨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筵宴及殡葬市卖,所用牛、马、骡、驴,永行停止”。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七月,制定纵畜入田罚例,“如豕入人田,令送还本主,每次计豕罚银五钱,过三次许赴告该牛录额真,即以其豕给之。如羊入人田者,计每只罚银二钱。骆驼牛马驴骡入人田者,计每匹头罚银’一阻仍偿其禾”。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三月,皇太极召集诸臣说:“嗣后有滥役民夫,致妨农务者,该管牛录章京、小拨什库等俱治罪”。
六月,又下令禁止贵族郊外放鹰,以免蹂践田园,伤残牲畜。
皇太极保护汉民耕种,鼓励满族务农,以确保农业生产有充足的劳动力。
他认为,汉人有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满汉分屯别居后,禁止满人到汉人居住地“擅取庄民牛、羊、鸡、豕等财物。对缺少耕牛、农具的汉民,给以牛具,使其乘时耕种,要汉民“各安心农业”。
此外,由于战争连年不断,满族壮丁几乎全部披甲出征,农业生产主要由老人、妇女、小孩和奴隶进行耕作,生产受到影响。
皇太极为了改变满族壮丁只战不耕的现象,天聪年间开始实行“三丁抽一”,就是说三丁中一人披甲出征,二人留家生产,称为余丁。披甲人和余丁的关系是:余丁专事农业生产,供给披甲人的生计,而披甲人所得战利品也分给余丁,耕战相辅。他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种植要因地制宜,耕作应注意“地利”、“士宜”和适时,等等。
由于措施得法,不到十年就收到很好效果。
天聪年间后金的农业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粮食足用,仓库充实。
手工业生产也大有进步。盛京(今沈阳)宫殿大部分为皇太极时所建,其规模和工艺技术都标志后金手工业的水平很高。
盛京城西实胜寺,铸大钟千斤,是冶铸业的发展象征。
商业贸易在境内有之,与明及朝鲜也均有之。皇太极曾命令大学士希福带领八家商人及公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家人的庞大代表团赴张家口贸易。
后来又命人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买马。个人远走贸易的也不乏其例。
随之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而使后金的经济逐步摆脱了困境。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
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对明大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等纷纷自愿来投的行为封王封侯,宠荣备至。
随着蒙古的臣服,明朝将领的降顺,皇太极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大大增强了军事力量。
皇太极的统治还继续利用了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
他使八旗通过变革越发充满生机。一是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的成员,二是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努尔哈赤时的满洲被称为“佛满洲”,即旧满洲。皇太极对黑龙江等地多次用兵,带来大批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被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
皇太极把新满洲编入八旗。
在崇德五年,明朝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一次就把征索伦俘获的新满洲壮丁并家小五千六百七十三人编为牛录,隶于八旗了。
同时把征库尔喀俘获的新满洲壮丁西十二人补充了各旗披甲的缺额。满洲八旗之外,蒙古八旗早于汉军八旗建立。
崇德年间汉军八旗发展最快。
崇德二年照满洲例,汉军分为两旗,西年扩大为西旗,每旗设牛录章京十八人,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二人,甲喇章京西人,但内部仍分正黄镶黄两旗,正白镶白两旗,正红镶红两旗,正蓝镶蓝两旗。
崇德七年六月正式完成了汉军八旗的建制。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
这种扩大满洲八旗和建立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既增强了清朝的武装力量,也对满蒙汉的广大人民实行了深一层的控制。
尤其是为了夺取全中国统治权,皇太极创立的汉军八旗有重要意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火影:我是水门
- 归鹭不识旧亭
- 宿敌就是宿敌,怎么能变成老公呢
- 四合院:助人为乐?我正的发邪!
- 开局觉醒:混沌圣体
- 基建狂魔:我以英灵镇万族
- 接手湖人从老詹4万分开始
- 天赋怪,重生之全能球王
- 斗旋星海
- 我在港岛当教父,从干翻靓坤开始
- 皇上,顾将军又去打仗了!
- 别惹她,京圈大佬敬她如神
- 万兽听我令
- 最强御甲师
- 天下诸灯
- 我从电视剧里路过
- 意欢重生之惠泽后宫
- 末世,我成了丧尸国国王
- 穿书之我在暧昧世界的风云传奇
- 三岁奶团被濒危动物集体碰瓷了
- 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
- 综影视:娘娘!干了这碗保胎药!
- 道爷斗法累了,西幻炸个鱼怎么了
- 哪吒【封神】,莲花心
- 综武:盘点陆地神仙,群侠破防了
- 如懿传纯惠皇贵妃重生之绿意浓
- 白露成霜
- 清穿之我在雍正朝的KPI
- 无敌反派,什么境界都能秒杀!
- 太虚至尊
- 抱歉,合约结束了!
- 穿越末世:反派大佬独宠一只猫
- 从继承靖边侯开始的诸天之旅
- 我咸鱼反派只想苟到天荒地老
- 熟男俗女
- 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 到了古代,小爷带你征服世界!
- 我在相亲角摆摊,专坑天命之子
- 烬骨春生辞
- 综影视之狐的跨界修炼
- 作为高中生会斩鬼很正常吧
- COS邪神,正主追着我点赞
- 天杀的!我不可能只有一个未婚夫
- 净土守卫者
- 虚空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