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人间百味淬 > 第16章 刺桐遗梦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16章 刺桐遗梦
刺桐遗梦,线面里的韧
闽南古厝天井里的那杯浓酽“劈柴茶”余温尚在喉间,铁观音霸道的回甘混合着老榕树荫的清凉,仿佛还在舌尖与肺腑间徘徊。陈峰那句“人无完人,对味就行”的余韵,像天井筛下的光斑,在记忆里跳跃。
翌日清晨,一辆略显陈旧的七座商务车便载着三人,在晨光微熹中驶离了厦门的喧嚣。车窗外,闽南的丘陵与海岸线交织,渐渐被一片更为古老深沉的土地所取代。空气中弥漫的咸腥海风里,似乎掺进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岁月沉淀下来的香火与书卷气息。
“泉州,到了!”陈峰坐在副驾,扭过头,指着车窗外渐近的城市轮廓,语气带着几分主人翁的豪迈,“‘半城烟火半城仙,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岸行兄,珊妹仔,准备好穿越没?”
车缓缓驶入泉州西街。时光的流速仿佛在这里被调慢了。两侧是鳞次栉比、低矮绵延的红砖古厝和花岗岩骑楼,墙体斑驳,门楣上精美的石雕和彩绘虽己褪色,却依旧能窥见昔日的繁盛。青石板路面被岁月磨得光可鉴人,缝隙里滋生出点点青苔。空气里弥漫着线香、旧书、油炸食品和湿木头混合的复杂气味。人流如织,却奇异地没有大都市的急促感,步履从容。白发苍苍的老者提着竹篮缓行,头戴簪花的蟳埔阿嫲挑着担子走过,穿校服的学生在古早味小吃摊前流连。
“呶,开元寺!”陈峰指着前方一片宏伟庄严的建筑群。巍峨的东西双塔(仁寿塔、镇国塔)刺破晨雾,石雕的飞天在塔身上静默了千年。红墙琉璃瓦,殿宇深沉,浓郁的香火气息弥漫开来,梵音隐隐,令人心生肃穆。
李岸的相机早己举起,镜头扫过双塔的沧桑石壁、古厝精美的滴水兽、骑楼下老式理发店的旋转灯柱。高清镜头捕捉着每一处被时光雕琢的细节。林珮珊则安静地观察着街景,目光在那些从容的面孔和古老的建筑间流连,带着一种学者般的沉静与好奇。
“肚子咕咕叫了吧?”陈峰适时地打破肃穆感,带着两人拐进西街旁一条更窄的小巷,“带恁吃碗‘糊’住人情味的早餐!”
巷子深处,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小店门口,支着几张矮桌和塑料凳。一口大锅里翻滚着稀薄、近乎透明的乳白色糊状物,旁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配料:煮得烂熟的猪血块、切得细碎的卤大肠、炸得酥脆的油条段、切成丁的卤蛋、翠绿的葱花、炸得焦香的葱头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温润的米浆香和骨汤的醇厚气息。
面线糊。
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系着围裙,只问:“加啥?”语气简洁得像这碗糊的本质。
“猪血、大肠、油条、卤蛋、葱头酥!”陈峰熟稔地点单,拉着两人坐下。很快,三碗热腾腾的面线糊端了上来。薄如蝉翼、细若发丝的面线(米线)完全融化在浓稠适度的糊汤里,几乎看不出形状,只有那温润如玉的质地。配料沉浮其间,色彩分明。
“岸行兄,尝尝!这是阮泉州人的‘开门糊’!”陈峰拿起勺子搅拌着自己那碗,动作随意,“看着‘糊里糊涂’,吃着‘清心暖胃’!”
李岸看着碗里这近乎液态的早餐,又想起潮汕那碗配料分明、汤汁清亮的粿汁。他用勺子舀起一勺,面线糊晶莹剔透,柔滑地流淌。送入口中,温润、柔滑、鲜美。米浆的清香混合着骨汤的醇厚,毫无侵略性,却丝丝入扣地熨贴着肠胃。配料或软糯(猪血、大肠)、或酥脆(油条、葱头酥)、或咸香(卤蛋),在柔滑的糊汤里各得其所,口感丰富而和谐。它不像粿汁那样追求汤的清澈和粿条的爽韧,更像一种温暖的、包容一切的怀抱。
“和粿汁很不同,”李岸放下勺子,客观评价,“粿汁汤清料爽,这面线糊……包容性更强,口感更……绵密。”
“哈哈!”陈峰大笑,“珊妹仔,你看岸行兄这‘精密仪器’又开始分析了!”他舀起一大勺,连糊带料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粿汁是‘小家碧玉’,清清爽爽。阮这面线糊,是‘海纳百川’!啥料都能‘糊’进来,最后‘和味’(和谐)!就像这泉州城,啥人啥神都能容得下。就像是面线糊里糊西海,泉州城大容万神!”)
他咽下食物,指着街对面巍峨的开元寺双塔,神情难得地带上了一丝与年龄不符的肃然:“岸行兄,珊妹仔,恁看那两座塔!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 这就是泉州人的骨头!硬气!千年风吹雨打,倭寇台风地震,它就在那里,不倒!靠的就是这股子扎根地下的硬气和包容天地的胸怀!‘食饭皇帝大’,吃饱了,骨头才硬得起来!”
林珮珊静静听着,看着碗里温润包容的面线糊,又看向远处沉默矗立的双塔,眼神若有所思。一种无形的、源自历史深处的坚韧与气度,透过这碗简单的食物和那句铿锵的比喻,清晰地传递过来。
午后,陈峰带着两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巷弄深处,一座修缮过的古厝里。堂屋里光线幽暗,只有几束天光从高窗射入。几位身着素雅长衫的老人,怀抱古老的乐器——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神情肃穆。他们是南音社的传人。
弦索轻拢慢捻,箫声幽咽婉转。苍凉古朴的曲调在幽静的空间里缓缓流淌,咿咿呀呀的唱腔用的是古老的泉州方言,字字句句,带着穿越千年的悠远与哀愁。仿佛在讲述着海丝路上的离别与守望,市井生活的悲欢与平淡。时间在这里被无限拉长,空气凝滞,只剩下古老的音符在梁间萦绕。
李岸专注地录音,试图捕捉那细微的震颤。林珮珊闭着眼,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沉浸在古乐营造的意境中。陈峰也难得地安静下来,靠在门框上,眼神有些放空,望着天井里一方小小的蓝天。
一曲终了,余韵袅袅。一位老艺人放下琵琶,轻轻叹了口气,用闽南语说了几句。陈峰低声翻译:“老师说,这调子,像老茶,越陈越香。可惜现在年轻人,听得懂的少了,愿意学的更少。调子太‘旧’,跟不上‘新’的快了。”
走出古厝,阳光刺眼。陈峰望着巷口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忽然说:“珊妹仔,岸行兄,恁说这南音,像不像老巷子里的古早味?”他自问自答,“看着‘旧’,不合时宜,但总有人记得它里面的‘味’,那份根子里的‘情’。‘好柴流不过三洲洋’(好东西往往难以远播),可只要根还在巷子里,味就不会绝。”
林珮珊点头,眼神清亮:“是根脉。就像潮汕的弦诗,再难,也要有人传。”
傍晚时分,车子驶向泉州湾畔的蟳埔村。海风骤然猛烈起来,带着浓烈的咸腥。村落临海而建,房屋多为花岗岩垒砌,坚固而粗粝。最引人注目的,是村里随处可见的蟳埔女。她们无论老少,几乎人人盘着粗大乌黑的发髻,发髻上插满了色彩鲜艳的簪花围——用应季的鲜花(如素馨花、含笑花)或精巧的绢花,密密地簪成花环状,环绕着发髻。鲜艳的花朵与她们被海风和烈日刻满沧桑的脸庞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奇异地和谐统一,透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
“蟳埔阿姨,簪花真水(真漂亮)!”陈峰熟稔地用闽南语跟一位坐在门口撬海蛎的阿嬷打招呼。
阿嫲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淳朴的笑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回应:“阿峰仔带朋友来玩啊?食蚵仔无?”她指了指脚边盆里刚撬出来的、肥美的海蛎(牡蛎)。
陈峰笑着点头,又对李岸和林珮珊说:“蟳埔女的簪花围,是她们的海上花冠!男人出海搏风浪,女人在家顶门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头顶鲜花,脚踩风浪,苦日子也要开出花来!”
暮色渐沉,三人被一位热情的蟳埔阿姨邀请到家里用便饭。饭食简单却鲜美:刚撬出的海蛎肥美,用最原始的酱油水做法烹制。锅里只放少许油,爆香姜片蒜末,倒入海蛎略煎,烹入酱油和少许水,加盖焖煮片刻。出锅时撒上葱花。最大程度保留了海蛎的多汁和海洋原始的鲜甜。
“食!趁热!”蟳埔阿姨热情招呼,“阮煮海鲜,就讲究‘海水阔阔’,原汁原味!”她指了指窗外辽阔的海湾,“就像做人,底色干净,‘咸淡’(分寸)自己心里有数,外面风浪再大,也乱不了根本。”
陈峰夹起一块肥厚的海蛎,酱油的咸鲜包裹着海味的甘甜,在舌尖化开。他连连点头:“阿姨说得对!‘海水阔阔’,心也要阔!做菜做人,一个道理!”
李岸和林珮珊吃着这简单至极却鲜美无比的酱油水海蛎,看着蟳埔阿姨头上鲜艳的簪花围在昏暗的灯光下依旧醒目。窗外,泉州湾的海浪拍岸,涛声阵阵。面线糊的温润包容、南音的苍凉古韵、双塔的沉默坚韧、簪花围的顽强绚烂、酱油水的原味本真……泉州的密码,在食物的本味与风物的坚韧中,无声地流淌、交汇,沉淀入心。
陈峰放下筷子,满足地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夜色中起伏的海面,又蹦出一句:“线面长长,日子红红。 再细的线,只要够长够韧,总能织出好日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四合院:悍匪系统开局逼我捅娄子
- 武侠:杀敌爆修为,我功力滔天!
- 云城纪事:谁家竹马绕青梅
- 社牛学妹怎么会喜欢我
- 盗墓:生命值爆表不服就干
- 白起死后第一人,建立千年家族
- 若我顿悟了
- 平行世界之铁血山河
- 剑脉之剑道传承
- 重生秦二世,再续大秦万万年
- 生命尽头去爱你
- 沉默法医的惊天破局
- 论编制的重要性
- 人在神雕,携美纵剑江湖
- PK主播:美女主播在线胡说八道
-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 王朝融合:我的神国被曝光了!
- 模拟器和校花成亲,现实被找上门
- 盗笔X名柯:盗墓贼住进了我家!
- 秦:梦千年
- 我激活了音乐神级系统
- 大明唯一仙!吾孙朱标有大帝之姿
- 掉马后,我被各路大佬团宠了!
- 馋嘴猫当皇帝
- 穿越玄幻,系统你是认真的吗?
- 葬仙殿
- 盗墓:黑爷的百岁小祖宗
- 民国情渊绮梦
- 用368万砸出真相的女人
- 无尽之争,无尽轮回
- 1936,我的代号九步香
- 行道万界
- 虹蓝:七侠穿越影视剧【打狗棍】
- 变成残废萝莉后开启救赎之路
- 叶罗丽:灵母万界
- 神影归襄录
- 三角洲:我是系统人机?将军啊!
- 水心剑印
- 超凡入圣:从复制词条开始
- 中式算命,你赢了
- 书卷一梦:男主听我心声后破防了
- 火影:从雷云峡开始
- 高武:洪荒归来的我,无敌了!
- 都市高武:我是替身使者
- 荒骨天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