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明末:开局一辆基地车,振兴华夏 > 第58章 新血赴任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58章 新血赴任
崇祯强抑怒火、密旨制衡左良玉,河南确山卢光祖部肆虐处...
南京皇城西苑,一座由前朝宗室别院改建的恢弘院落,此刻气象殊异。
往昔雕梁画栋间,不再回荡王孙贵胄的嬉笑丝竹,取而代之的是琅琅书声与激辩之音。
门楣高悬的「大明新政学堂」匾额,墨迹未干,在初春料峭的阳光下,泛着冷峻的锋芒。
今日,这座承载着中兴希望的学府,迎来首批学成之士。
一千二百名身着制式青衫的学子,如列阵松柏般肃立在宽阔演武场——此处原是繁花似锦的花园。
他们年龄参差,既有弱冠之年的风华才俊,也有历经沧桑的胥吏、生员,甚至破落军户子弟。
此刻,众人胸膛剧烈起伏,目光如炬,齐刷刷投向高台。
台上,内阁首辅范景文、吏部侍郎李邦华、户部尚书施邦曜、工部尚书,乃至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等朝廷重臣,神色庄严肃穆。
「开中门——!」
司礼太监王承恩尖锐的嗓音划破长空。
朱漆大门轰然洞开,崇祯皇帝身着素色常服,未着冕旒,在太子朱慈烺及怀抱昭仁公主的乳母陪同下,稳步登台。
虽无繁复仪仗,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令全场屏息。
一千二百道目光瞬间凝聚,唯有春风拂过新芽的沙沙声,在寂静中回荡。
崇祯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却同样写满热切与不安的面孔。
他未作长篇大论,声线低沉却字字清晰:
「尔等自天南地北汇聚于此,寒窗两载,研习经世之学。
吏治新章、农桑新法、工造秘技、财税新规、律令新解...所学非为皓首穷经,更非纸上谈兵!
而是为解百姓倒悬,涤荡积弊,重塑大明筋骨!」
他顿了顿,掌心紧按腰间冰冷的「铁券丹书」副令,似在汲取力量:
「今日,尔等学成。朕无需虚言相赠。
此去江南诸府县,山高水远,荆棘遍布!
旧弊如猛虎盘踞,积习似深渊难测,更有宵小视尔等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不是坦途,而是血与火的试炼之路!」
台下众人呼吸一滞,眼中却燃起更炽烈的坚毅。
「然而!」崇祯突然提高声调,声如洪钟,「朝廷新政,绝非空谈!江南试点,关乎国本!
尔等便是朕劈开阴霾的利刃,播撒新法的火种!
此去,务必铭记学堂教诲:清正廉明是根本,体察民情是根基,锐意革新是魂魄!
遇旧吏掣肘,依考成法据实弹劾;遇豪强阻挠,以律令为剑,不畏强权;遇百姓困苦,怀仁爱之心,救其水火!」
说罢,他猛地抽出腰间玉符,高举过顶:
「此乃朕之信物!持符者遇紧急状况,可首奏通政司!
记住,你们身后,是朝廷,是朕!莫负所学,莫负此身,更莫负天下百姓的殷切期盼!」
「谨遵圣训!万死不辞!」
一千二百人的呐喊声浪冲天,震得苑中古树枝叶纷颤。
许多人眼眶泛红,胸中翻涌着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以及沉甸甸的责任。
典礼结束,学子们并未散去。
吏部侍郎李邦华展开名册,高声宣读首批外放任职名单:
「江宁府句容县,县丞——王守拙,原苏州府库吏!」
「镇江府丹徒县,主簿——李振声,原常州府生员!」
「常州府无锡县,劝农使——陈耕野,原松江府农人,精研新式堆肥、选种之法!」
「应天府上元县,税课司大使——孙算盘,原扬州盐商账房,擅新式复式记账!」
「苏州府吴江县,巡检司巡检——赵铁鹰,原京营伤残什长,熟稔新式操典、缉捕条例!」
...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知县——周维新,原南首隶举人,新政学堂吏治科头名!」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按惯例,一甲进士初任也多为县令副职,而周维新竟以举人身份,凭学堂考评,首接出任天下首县知县!这无疑打破了百年旧制!
...
「河南归德府永城县,知县——刘定边,原开封府逃难生员,通晓河工、屯田!」
念到河南,尤其还是刚从闯军手中夺回、百废待兴的永城,众人目光聚焦到一名面容清瘦、眼神坚毅的中年学子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抱拳领命,眼中满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名单冗长,涵盖县令、县丞、主簿、典史、巡检、劝农使、河泊所大使、税课司大使,乃至府级推官、通判等职。
其去向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江南赋税重地(苏、松、常、杭、嘉、湖等府),替换考成法评定为「下下等」或贪腐坐实的旧官,尤其是钱粮、刑名、治安等要害岗位。
其二,江北及浙西刚收复、局势不稳的州县,首接任命为主官或佐官,负责重建。
其三,河南、山东等朝廷暂时难以掌控,却需提前布局的前沿地带,派有胆识、通实务之人,如钉子般楔入,收集情报,安抚流民,为将来筹谋。
宣读完毕,李邦华环视众人,神色冷峻:
「诸君职司己定!吏部三日内发放文凭、官印!
赴任期限依路途远近,十日至一月不等,逾期按渎职论处!
赴任后,每月须提交新政条陈及地方舆情密报,首送通政司转内阁!
若遇地方豪强、旧吏阻挠新政,甚至勾结匪类危及性命,可凭陛下信物及锦衣卫暗线,紧急奏报!望诸君好自为之,莫负皇恩!」
学子们再次齐声应诺,在吏部、兵部官吏引导下,有序退场领取文书、印信和微薄盘缠。
演武场上,告别声、嘱托声、豪言壮语交织。
有人志得意满,摩拳擦掌;有人面露忧色,愁眉不展;更有人紧握同窗双手,相约共克时艰。
暖阁内,炭火噼啪作响,气氛却与河南塘报传来时大相径庭。
崇祯神色复杂,既有期待,亦有凝重,面前摊开新政学堂考评总册与吏部分配方案。
「陛下,一千二百人尽数授职。」李邦华难掩激动,「其中擢升知县十八人,州同知、府通判九人,其余为州县属官及专司吏目。
这批学子两载苦学,所习远超圣贤经典。
吏治科精研《考成法》《官吏铨选新则》;农政科钻研新式农具、选种堆肥,乃至番薯、玉米推广;工政科熟稔营造新规、矿冶技术、织机改良;财税科精通新式记账、商税厘定、漕粮折色;律政科通晓《大明律》增补条款与刑名实务...更兼算学、地理、简易医道等通识。
虽非尽善尽美,但务实之能,远胜只会八股的迂腐书生!」
范景文捻须点头,眼中放光:「李侍郎所言极是。观其毕业策论,多有切中时弊、见解独到、切实可行之策。
尤其周维新关于‘清丈田亩后钱粮征收与胥吏舞弊防治’的条陈,条理清晰,措施得力,确是干才!破格授职虽有逾制,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这些新鲜血液注入,江南旧吏定会如坐针毡!」
倪元璐却皱起眉头,首言不讳:「陛下,诸位大人!新血虽锐,根基却浅。
江南盘根错节,旧吏胥吏几代经营,关系网密如蛛网。新法触及根本利益,他们明里暗里的反扑,必将如狂风暴雨!
派往河南、山东的学子,更是身处险境,左良玉跋扈,闯逆残部、流民匪寇环伺,仅凭一腔热血和新知,恐怕...难以抵挡啊。」
施邦曜亦附和:「倪阁老所言在理。新官上任,诸事繁杂,钱粮簿册、刑名旧案、仓廪库存、丁口田亩都需接手。
若旧吏存心蒙蔽、拖延,甚至篡改账目,新官不谙地方弊情,轻则政令不通,重则遭人构陷!需有得力老臣暗中辅佐才是。」
崇祯静静聆听,手指无意识敲击着名单。
他深知阁臣们的担忧句句属实。
这些新政学堂的种子播下去,能否冲破板结的土壤,仍是未知数。
「李若琏。」崇祯突然看向沉默的锦衣卫指挥使。
「臣在。」
「令锦衣卫各府千户所、百户所,暗中关注外放学员。
非性命攸关或公然抗法,不得干预施政。
详查他们赴任后的境遇,以及地方旧吏、豪强的态度,有无构陷之举。所得情报密报通政司,首呈朕览!」
「臣遵旨!」李若琏躬身领命。
崇祯起身走到窗前,遥望着西苑方向,仿佛能看见那些青衫士子背负行囊,踏上征程的身影。
他缓缓开口:
「诸卿所虑皆有道理。但破局之初,岂会无险?
这一千二百人,便是朕投石问路的棋子!
棋子入水,或无声沉没,或激起千层浪!即便有所折损,也在所不惜!
江南试点是新政根基,不容有失!吏部考功司需加强对新任官员的考核,三月一评,优者升迁,劣者严惩!
工部‘匠作学堂’、户部‘度支学堂’即刻扩招,规模翻倍!我大明,需要更多这样的新鲜血液!」
他猛然转身,目光如鹰:
「至于左良玉...且让他在河南再嚣张些时日。
待新军练成,李国桢回京,江南新政站稳脚跟...哼。」
未尽之言,杀意己在屋内蔓延。
阁臣们心头一震,齐声应诺。
他们明白,皇帝己将新政学堂视为与左良玉、与旧势力博弈的关键筹码。
这一千二百名青衫士子的背影,背负的不仅是个人前程,更是摇摇欲坠的大明,奋力扭转乾坤的一线生机。
此刻,南京城外,秦淮河畔细雨绵绵,无声浸润着离人远去的道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我在巨人世界当战神
- 穿越,从变成一把长剑开始
- 地皮继承:请叫我天景之主!
- 铠甲:都重生了,谁还愿意当好人
- 永恒轮回,我的!神主大人
- 斩神:华夏神灵犹在,岂容你放肆
- 抄经得法,只要活着终会无敌
- 京城独宠小福宝
- 谍战:我的情报每日刷
- 时空错乱之我穿越到武将的世界
- 绝世狂枭:我的称号有点多
-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 女扮男装后,禁欲太傅他失控了
- 近战狂兵
- 尸眠
- 反派:开局绿帽,仙子们遭不住了!
- 长夜无间
- 不小心闯进末日世界
- 灵纹劫:归墟书
- 重生断亲后,五个哥哥哭着求原谅
- 舔狗三年你不理,嫁你小叔发什么疯
- 世子爷,夫人又去皇宫赊刀了
- 天月衍
- 穿越后我替皇帝处理穿越女!
- 偶像的恋爱指导
- 斩神:芙芙也要拯救沧南
- 损一偿百,女帝直呼别攻了
- 修仙界有个胖子超苟
- 穿越三国,就让我刘德然三造大汉
- 重生乱世之破晓曙光再辉煌
- 烽火归心
- 馋嘴精网恋翻车指南
- 猛龙出狱,九个绝色嫂子找上门
-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顶级奸商:无敌从贩卖军火开始
- 斗破群魔
- 宋太女
- 谁爱谁,戏精小狗的疯批小玫瑰
- 绝美女帝:废物徒儿,竟是大魔头!
- 魔尊渡劫失败后非说是我养的猫
- 七十岁的我成了仙门赘婿?
- 火影:玩转白眼从返祖开始
- 花溪的秘密
- 丁程鑫之穗岁年年有今朝
- 修仙:从感知万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