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盛唐医路:营养师的古代生存笔记 > 第16章 佛前论膳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16章 佛前论膳
七月十五,大慈恩寺的晨钟撞碎了最后一缕暑气。林晚秋站在山门前,望着朱红山门上"雁塔题名"的匾额,指尖轻轻抚过腰间的"尚食局"玉牌——这是她首次以官方身份受邀参加佛门盛会。
"林医正,您来啦!"
熟悉的嗓音从身后传来。林晚秋转身,见玄奘法师的嫡传弟子窥基正站在青石板上,月白袈裟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的鎏金钵盂。"昨日寺里收到您的《食疗图谱》抄本,师父特意嘱咐我,要在盂兰盆节法会上请您开讲。"他笑着递来盏青瓷茶,"先喝口茶润润,今日听众可都是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林晚秋接过茶盏,茶汤里浮着两片新采的竹叶,清苦中带着回甘。"窥基大师客气了,"她抿了口茶,目光扫过山门两侧的幡旗——"盂兰盆节,普度众生"八个金字在晨光里发亮,"民女不过是把《千金方》里的食养之法,和佛门的'食存五观'结合起来,说些浅显的道理。"
窥基的目光落在她袖中露出的半截《食疗图谱》上,眼底闪过赞许:"师父常说,'医者治身,佛者治心',今日听您一席话,倒要看看这'身'与'心'如何相通。"
大雄宝殿内,千余盏酥油灯次第亮起,照得释迦牟尼佛的金身宝相庄严慈悲。香客们席地而坐,有穿绮罗的贵妇,有裹袈裟的僧众,还有挎着竹篮的卖菜老妇——盂兰盆节本是供佛斋僧之日,却因林晚秋的"食疗"主题,比往年多了几分烟火气。
窥基引着林晚秋登上法坛,中央的青铜香炉里飘出沉水香,混合着供桌上的瓜果甜香。"今日有幸请到尚食局食医正林氏,"窥基的声音通过扩音的铜磬传开,"她将为我们讲解'食养与修心'的关联。"
林晚秋向前一步,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三年前在井边救小宝时的自己——那时她连药杵都握不稳,如今却能站在佛前谈经论道。"各位善信,"她开口,声音清亮,"《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门讲'食存五观',首要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这'功',不仅是耕种的辛劳,更是食材本身的疗愈之力。"
台下有老妇举手:"林医正,老身常听人说'吃素就是修行',可我家那口子爱吃肉,总说'肉能补力气',这该如何是好?"
林晚秋转向提问的老妇,见她鬓角插着朵野菊,衣襟上沾着几点菜汁——分明是刚从市集卖完菜来的。"阿婆,"她温和地说,"佛门戒杀,是慈悲心;但《黄帝内经》说'五畜为益',是说肉类能补人体所需。关键不在'吃'与'不吃',而在'如何吃'。"
她示意春桃捧上个青瓷碗,碗里盛着半块酱牛肉、一把焯水的菠菜,还有粒蒸得透亮的薏米。"阿婆,您家那口子若爱吃肉,不妨试试这'当归生姜牛肉汤'——当归补血,生姜散寒,牛肉补脾胃。每周吃两回,比顿顿吃肥肉强得多。"她又指了指菠菜,"菠菜焯水去草酸,和豆腐同煮,补钙又清肠。"
老妇眼睛亮了:"这么说,吃肉也能修行?"
"正是。"林晚秋点头,"《百丈清规》里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作'不仅是劳作,更是用心的'食'——用心选食材,用心做药膳,用心体会食物的性味,这便是修行。"
法坛右侧的偏殿里,几位穿褐衣的比丘低声议论。为首的老僧摸着念珠,眉头微蹙:"那女子说'吃肉也能修行',莫不是违背了'不杀生'的根本戒?"
窥基恰好路过,听见议论,便引林晚秋过来:"这位是般若院的觉空师父,最是精通戒律。"他笑着介绍,"觉空师父问,'食养'与'持戒'是否有冲突?"
觉空师父合掌:"林施主,贫僧听你说'用心吃肉也是修行',可《梵网经》有云:'若佛子,故杀一切众生,是波罗夷罪。'若为口腹之欲杀生,纵是美味,亦是罪孽。"
林晚秋向前一步,双手合十:"觉空师父所言极是。民女从未说过'杀生无过',而是说'如何吃'比'是否吃'更重要。"她从袖中取出片荷叶,"比如这荷叶,能清暑利湿;荷叶鸡,用的是散养的小公鸡,补而不燥。杀鸡取卵是为恶,取其肉而全其命,是为善。"
她转向台下:"诸位善信,民女在西市见过位卖水产的老丈,他每日只捕半桶鱼,剩下的小鱼放回河里。他说:'鱼生在水里,我吃它的肉,也要让它有活路。'这便是'食存五观'里的'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不贪多,不滥杀,便是修行。"
觉空师父的眉头渐渐舒展:"林施主这一番话,倒让贫僧想起《维摩诘经》里的'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原来食养与持戒,并非对立,而是圆融。"
法会进行到午间,尚食局的春桃带着小沙弥们抬出十口大锅,锅里煮着林晚秋特意调配的"盂兰盆供膳":红豆薏米粥(祛湿)、山药百合羹(润肺)、当归生姜羊肉汤(补气血)、凉拌马齿苋(解毒)。每口锅边都立着木牌,写着食材的功效和做法。
"各位善信,"林晚秋拿起长柄木勺,"今日这供膳,既是给佛菩萨的供,也是给大家的食。民女想请几位善信尝尝,说说感受。"
人群里挤进来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手里还攥着没卖完的炊饼:"林医正,我是西市的脚夫,每日扛货累得腰都首不起来。前日喝了您说的'杜仲枸杞茶',腰不那么酸了!"
林晚秋笑着递过一碗山药羹:"大叔,这山药能健脾,您往后扛货前喝半碗,保管更有力气。"
又有个穿绫罗的捧着碗问:"林医正,我生完孩子后总头晕,您说的'当归黄芪乌鸡汤',我能喝吗?"
"当然能。"林晚秋摸了摸她的脉,"您这是气血两虚,乌鸡补肝肾,当归补血,黄芪补气,正合适。不过要注意——"她压低声音,"产后百日內,鸡肉要煮得烂些,汤里别放太多盐。"
眼睛发亮:"我这就让厨房去做!"
日头偏西时,法会进入高潮。玄奘法师的弟子玄真捧着《瑜伽师地论》走上法坛:"师父曾说,'食是五欲之一,亦解脱之门'。今日听林医正一席话,方知这'门'不在别处,就在日常的一粥一饭里。"
林晚秋望着台下专注的人群,忽然想起昨日在尚食局整理的《食疗图谱》——最后一页,她画了幅图:莲花从碗中绽放,花瓣上写着"食、色、性"三个字。"诸位善信,"她轻声道,"佛门讲'六根清净',可这'眼、耳、鼻、舌、身、意',哪一根离得了吃?"
她指向供桌上的莲子羹:"这莲子,能清心火;这百合,能润肺燥;这红枣,能补心血。我们用这些食材滋养身体,便是用'舌根'修'慈悲心'——对自己慈悲,对众生慈悲。"
窥基望着林晚秋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世间觉",未必是青灯古佛,也可以是锅碗瓢盆间的智慧。
法会结束时,夕阳把大慈恩寺的飞檐染成金色。林晚秋站在山门前,看着信众们提着装满供膳的竹篮离去,有的往家里送,有的给邻居家分。
"林医正,"窥基递来个锦盒,"师父让我转交的。"
锦盒打开,里面躺着块和田玉牌,正面刻着"食养通禅",背面是玄奘法师的亲笔:"身安则道隆,食善则心净。"
林晚秋的手微微发颤。她想起初到长安时,在井边救小宝的自己——那时她只想着"活着",如今却能让更多人"活得好"。
"窥基大师,"她转身,"民女有个想法。"
"请讲。"
"我想在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下,建座'食养庵'。"林晚秋望着远处的终南山,"庵里不供佛像,只供药柜;不念经文,只教做饭。让老妇教年轻媳妇认药草,让僧人教信众辨五谷——吃饭即是修行,这修行,要让更多人懂。"
窥基笑了:"善哉。师父若泉下有知,定会说'此亦我佛本怀'。"
山风掠过,带来远处传来的饭香——是春桃带着小沙弥们在煮"南瓜小米粥",香气混着诵经声,飘向渐暗的天际。
林晚秋轻轻地抚摸着腰间那串雷击木手串,感受着它独特的质感和温度。这串手串仿佛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她紧密相连。
她的思绪渐渐飘远,回想起那些曾经被她破解的毒、被她纠正的错、被她温暖的人。这些记忆如同一幅幅画面在她眼前闪现,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故事和情感。
那些被她破解的毒,是她智慧和勇气的证明。她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开了一个个看似无解的谜团,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而那些被她纠正的错,则展现了她的善良和正义感。她不畏惧权势和压力,坚持真理,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伸张正义。
还有那些被她温暖的人,他们或许是孤独的老人,或许是失落的孩子,或许是受伤的心灵。林晚秋用她的关怀和爱心,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
这些人和事,就像这满山的灯火一样,虽然微小,却足够明亮。它们汇聚在一起,照亮了大唐的夜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而林晚秋自己,也不过是其中一盏灯芯而己。她虽然渺小,但她的光芒却足以照亮周围的一切。她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丝温暖和光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重生80后,致富先从上山打猎开始!
- 重生60:睁眼躺在寡妇炕上
- 到了快穿世界怎么都还宠着作精
- 末世我以长刀斩神明
- 武侠之快穿侠客梦
- 天玄幻世录
- 变成蝴蝶也要活下去
- 前任逃婚,我反手嫁给他死对头
- 满朝文武吃大瓜,公主崽崽被宠疯
- 末世惨遭抛弃后,我捡了个小作精
- 三个亲哥弃我如草,首长哄我当宝
- 乱世书生,从打猎致富开始
- 分身打工,本体放松
- 十公主,请安分守己
- 捡到的龙娘竟敢龇牙吃我三拳
- 开局十万玄甲军,朕封狼居胥!
- 我有一个霸总老婆
- 新农人生的负债逆袭传奇
- 末世之复兴路
- 镜头下的心动
- 重生娇宠:墨少的心尖复仇妻
- 剑出惊天
- 五等分的修仙者
- 彩票佬穿到90年代
- 斩神之遇君惊鸿
- 在男多女少的世界小心生活
- 打工岁月: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秘密
- 我红超人立于世界之上
- 妖魔苏醒,我突然觉醒山海经
- 鸣潮:我老马,开局拐芙露德莉斯
- 穿越后剧情怎么变顺了?
- 征途向晚
- 重生之白蛇劫起
- 我为玄源之主
- 末日潮汐:共生回响
-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 我的技能点,全点在了打脸上
- 阡尘录
- 霸业征途之祖龙扫六合
- 九江水烬
- 穿越诸天,但都是狗血剧情世界
- 青霄泪:繁朝皇子手札
- 末世开局获得救世系统
- 相亲遇到真爱了
- 赶海钓鱼:中奖后,回家当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