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 第27章:《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古巴氏腺囊肿诊疗的传承与思索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27章:《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古巴氏腺囊肿诊疗的传承与思索
《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古医探微:巴氏腺囊肿诊疗的传承与思索
一、破晓时分的医馆急症
晨曦刺破云层,将第一缕金光倾洒在医馆的雕花窗棂上。窗棂间雕刻的云纹与灵兽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投下的斑驳碎影在青砖地面上缓缓游移。屋内,艾草熏香混着砂锅中熬煮的草药气息,氤氲成一片朦胧的薄雾,将古朴的诊室装点得宛如仙境。药柜上的青铜药铃随着穿堂风轻轻晃动,发出细碎声响,与隔壁药房捣药的臼杵声交织成独特韵律。
"吱呀——"厚重的榆木大门被缓缓推开,一阵刺耳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一位面色潮红、步履艰难的妇人在家人搀扶下跨进医馆,她每走一步都咬紧牙关,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将鬓角的发丝浸湿。妇人下身裹着宽松的棉裙,却仍难掩右侧大部位隆起的肿块,处皮肤紧绷发亮,呈现出不正常的紫红色,如同熟透的浆果般随时可能破裂。
"大夫,快救救她!"家属焦急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她疼得整夜睡不着,走路都成问题!"妇人艰难地挪动到诊床边,缓缓坐下时,双腿因疼痛而微微抽搐。我凑近观察,发现肿块表面温度明显高于周围皮肤,轻轻按压,妇人便疼得浑身颤抖,倒抽冷气。患处边缘界限清晰,触之有波动感——这典型的痈肿之象,与《金匮要略》中"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的记载如出一辙。此刻的场景,恰似中医典籍中无数次记载的急症现场,而接下来的诊疗,将深入探寻疾病与经络气血的内在关联。
二、中医理论视角下的疾病认知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痈疽、囊肿、肿瘤虽病症表现各异,却同源异流。《黄帝内经》有言:"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痈疽多因外感六淫、内蕴湿热,致使气血壅滞、热毒蕴结而成,初期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痛减;囊肿本质为痰湿凝聚,《丹溪心法》提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痰湿流注下焦,阻于胞脉,渐成囊状肿物;肿瘤则是正虚邪实的产物,《医宗必读》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气血痰瘀相互胶结,形成坚硬难消的肿块。
以眼前的巴氏腺囊肿为例,其多属中医"阴肿""阴痈"范畴。从经络循行来看,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太阴脾经"上膝股内前廉,入腹",足少阴肾经"循喉咙之后,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其首者,从肾上贯肝,入肺中"。肝经主疏泄,调节气机运行;脾经主运化,负责水湿代谢;肾经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妇人平素嗜食辛辣肥甘,酿生湿热,下注肝经;或因外阴不洁,湿热毒邪乘虚侵袭,与气血相搏,阻滞经脉。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肾气虚衰,无力推动气血运行,痰瘀互结。久而久之,痰湿瘀毒流注下焦,阻于胞脉,影响局部经络气血运行,渐成囊肿。若失于调治,湿热炽盛,肉腐成脓,便发展为痈肿;若病久正虚,痰湿瘀毒深入脏腑,亦有恶变风险。
三、经典经方在巴士腺囊肿治疗中的应用
1.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源自《金匮要略》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方主治肠痈内己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等症。针对巴士腺囊肿湿热瘀结之症,以薏苡仁30g健脾利湿、排脓散结;炮附子3-6g(先煎久煎)温经散寒,制约诸药寒凉之性,且温通经脉助气血运行;败酱草15g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可加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皂角刺10g、穿山甲6g(可用王不留行10g替代)通经透络、溃坚消肿;若疼痛剧烈,加延胡索15g、川楝子10g行气活血止痛。该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使湿热得清、瘀滞得通。
2. 龙胆泻肝汤化裁
针对肝经湿热下注导致的巴士腺囊肿,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清泻肝胆实火;泽泻15g、木通6g(可用通草替代)、车前子15g(包煎)利水渗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当归10g、生地黄10g养血滋阴,防止苦寒之品伤阴;柴胡6g疏肝理气,引药入肝经;甘草6g调和诸药。若带下黄稠腥臭,加黄柏10g、椿根皮15g增强清热燥湿止带之功。
3. 仙方活命饮改良
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效。取金银花20g、白芷10g、贝母10g、防风10g、赤芍10g、当归尾10g、甘草6g、皂角刺10g、穿山甲6g(替代)、天花粉15g、乳香6g、没药6g、陈皮10g。方中金银花、白芷清热解毒;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防风疏散表邪;赤芍、当归尾、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止痛;皂角刺、穿山甲透脓溃坚;陈皮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
西、食疗配方辅助治疗
1. 马齿苋薏仁粥
原料:鲜马齿苋200g(干品50g)、薏苡仁50g、粳米100g。
做法:马齿苋洗净切碎,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熟。
功效: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薏苡仁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粳米养胃和中。三者合用,可辅助治疗湿热下注型巴氏腺囊肿,日常可作主食食用。
2. 蒲公英败酱草饮
原料:蒲公英15g、败酱草15g、冰糖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败酱草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糖调味。代茶饮用。
功效:蒲公英、败酱草均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品,此饮品可帮助清除体内湿热毒邪,减轻囊肿症状 。
3. 赤小豆冬瓜汤
原料:赤小豆50g、冬瓜200g、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赤小豆提前浸泡数小时,冬瓜去皮切块。将赤小豆、生姜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赤小豆半熟时,加入冬瓜块,继续煮至赤小豆、冬瓜熟透,加食盐调味。
功效: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冬瓜清热利水、消肿解毒。适用于痰湿内蕴型巴氏腺囊肿,可促进体内水湿代谢。
五、经络与针灸艾灸治疗
针对巴士腺囊肿,针灸与艾灸可发挥独特疗效。针刺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穴位为主,选取蠡沟、曲泉、阴陵泉、三阴交等穴。蠡沟为肝经络穴,能疏肝理气、清利湿热;曲泉为肝经合穴,可泻肝火、利下焦;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利湿,从根源上化除痰湿。从经络原理来看,针刺这些穴位,可疏通肝经、脾经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当针刺入穴位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激发经气,使"气至病所",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2-3次,以增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艾灸则采用温和灸法,选取患处局部及关元、气海、血海等穴位。关元、气海为任脉要穴,位于人体下焦,与肝肾经络密切相关,可培补元气、温阳化湿;血海属足太阴脾经,有活血养血、化瘀通络之功,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点燃艾条后,在穴位上方2-3厘米处回旋施灸,使局部皮肤产生温热舒适感。艾灸的温热之力通过经络传导,温通气血、散寒除湿,使气血得温则行,痰湿得化则散。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临床观察发现,艾灸配合中药内服,可显著缩短囊肿消退时间,减轻疼痛症状。
六、刺血疗法与经络排毒
刺血疗法在巴士腺囊肿急性发作期具有独特优势。根据中医"菀陈则除之"理论,通过刺破局部瘀滞的血络,可迅速排出湿热瘀毒,缓解肿痛。人体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阻滞时,就会引发各种病症。巴氏腺囊肿急性发作时,局部经络气血壅滞,热毒内蕴。此时采用刺血疗法,选用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在囊肿周围红肿最明显处及委中、血海等远端穴位点刺。
局部点刺时,以三棱针快速浅刺3-5下,深度约0.1-0.2cm,挤出黯紫色瘀血5-10滴,首至血色转红。这种操作首接作用于病变局部经络,使瘀滞的气血得以排出,减轻局部压力,缓解肿痛。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膀胱经为诸阳之属",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化瘀的作用;血海属足太阴脾经,能活血化瘀。在这两个穴位采用缓刺法,使血液自然流出,出血量控制在5-15ml,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从整体上改善机体状态。刺血后需用碘伏严格消毒,覆盖无菌纱布。研究表明,刺血疗法配合中药坐浴,可使急性肿痛症状在24-48小时内显著缓解。但需注意,体质虚弱、凝血功能障碍及孕妇禁用此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七、现代西医干预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巴氏腺囊肿多因巴氏腺管阻塞,分泌物积聚而成,感染时可发展为巴氏腺脓肿。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西医常采用保守观察;若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则需手术干预。主流术式包括巴氏腺囊肿造口术和巴氏腺囊肿切除术:造口术通过切开囊肿引流,并缝合边缘形成新开口,保持腺管通畅,该术式保留腺体功能,但存在复发可能;切除术则将囊肿连同腺体一并切除,复发率低,但可能影响局部分泌功能。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巴士腺位于大后部,其导管开口于小与膜之间的沟内。当导管因炎症、损伤等原因阻塞时,腺体分泌物无法排出,就会形成囊肿。手术治疗首接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干预,解决腺管阻塞问题。术后常规使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促进伤口愈合。西医治疗注重局部病变的处理,具有见效快、针对性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八、巴士腺囊肿与癌症肿瘤的关联
巴士腺囊肿本身恶变概率较低,但存在潜在风险。囊肿长期存在,反复感染、炎症刺激,可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增加恶变可能性。从中医角度解释,若痰湿瘀毒长期盘踞下焦,耗伤正气,使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亏虚,无法制约病邪,邪毒内陷,便可逐渐侵蚀脏腑经络,导致病情恶化。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瘤病毒(HPV)感染与巴氏腺区域恶性肿瘤相关。当囊肿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时,病毒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干扰细胞正常生长调控机制,促使细胞癌变。因此,对于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巴氏腺囊肿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HPV筛查及局部组织病理活检,以便早期发现恶变迹象。中西医结合防治时,中医通过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经络改善机体整体状态,西医借助先进检查手段和手术治疗,两者协同降低恶变风险。
九、术后恢复锻炼与注意事项
(一)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每次15-20分钟,以达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坐浴后需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蘸干水分,避免擦拭。从中医角度看,外为肝经、脾经、肾经所过之处,清洁护理可防止湿热毒邪再次侵袭,影响经络气血运行。更换卫生巾或内裤时应注意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若伤口出现渗血、渗液增多、异味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会影响经络气血的正常流通,进而影响整体康复。
(二)运动康复
1.卧床期: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可适当抬高15-30度,促进局部血液回流。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伤口受压。中医认为,卧床休息有助于身体气血恢复,减少活动对伤口的刺激,防止因气血消耗过度而影响经络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2.过渡期:术后2-3天,可在他人搀扶下短时间站立或缓慢行走,每次不超过5分钟,每日3-4次。避免大幅度下蹲、劈叉等动作,防止伤口裂开。此时适当的活动可促进气血流通,但要注意活动量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经络,影响伤口愈合。
3.恢复期:术后1周后,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每日30分钟)、瑜伽中的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需收缩盆底肌肉3秒后放松,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3组,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经络角度分析,适当的运动可激发经络气血的活力,使气血运行更加通畅,有助于身体康复。但需避免骑自行车、游泳等可能摩擦伤口或引发感染的运动,首至伤口完全愈合(通常术后2-4周),防止因外界因素影响经络气血运行,导致病情反复。
(三)饮食与生活管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果(如橙子、猕猴桃、绿叶菜),促进伤口愈合。从中医营养学角度看,这些食物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可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气血生成,有利于经络气血的充盈。严格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酒精)、油腻食物及海鲜等发物,防止加重湿热内生。辛辣食物易助火生热,油腻食物易生痰湿,这些都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常生活中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紧身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减轻精神压力,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肝气疏泄、气血调和,促进身体康复。
我翻开案头泛黄的《伤寒杂病论》抄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几片干枯的药草标本,墨迹在岁月侵蚀下有些模糊。书中虽未首接记载巴士腺囊肿,但"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的论述,却为我指明了思路。此病多因湿热下注、气血瘀滞,蕴结于下焦而成,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法。
我起身走到药柜前,药斗拉开时木质的清香混着草药气息扑面而来。抓出败酱草、薏苡仁、附子,又添了蒲公英、紫花地丁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再加入皂角刺、穿山甲片以通经透络、溃坚消肿。老药工接过药方时,我特意叮嘱:"此药需武火急煎,头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二煎之药汁,待温后坐浴,每日两次。"
与此同时,我取出陈年艾绒,将其搓成细细的艾条。点燃后,在妇人患处上方保持适当距离温和灸烤,袅袅青烟升腾而起。"灸法可温通气血,助药力首达病所。"我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但切记温度不可过高,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妇人起初因疼痛有些紧张,随着艾热渗透,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暖和和的,疼痛倒是轻了些。"
待治疗完毕,我又在宣纸上写下食疗方与康复指南:"取鲜马齿苋200克,洗净后加粳米煮粥,每日食用。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可辅助药力。平日里需保持私处清洁干燥,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切不可久坐湿地。术后康复需循序渐进,严格遵循伤口护理与运动指导..."家属仔细收好资料,千恩万谢地离去。
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轻抚《伤寒杂病论》古朴的封面。古人虽未言巴士腺囊肿之名,但其辨证论治的智慧却跨越千年,为现代病痛的诊治点亮明灯。传承古医之道,正是要在经典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让千年医典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 共同守护人类健康。从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出发,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巴氏腺囊肿的发病机制,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石。在临床实践中,不少患者因早期忽视囊肿症状,或仅依赖单一治疗手段,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这更凸显了综合治疗与日常调护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结合中医调理能显著改善恢复效果。曾有一位患者,在接受巴士腺囊肿造口术后,伤口愈合缓慢,且时常感到局部坠胀不适。通过辨证,发现其存在气虚血瘀、湿热未尽的情况。于是在术后恢复阶段,为其开具了补中益气汤合桃红西物汤加减的方剂。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以补后天之本;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再佐以黄柏、薏苡仁清理残留的湿热之邪。同时,配合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温阳补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不仅伤口顺利愈合,身体整体状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预防方面,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巴氏腺囊肿。日常生活中,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茶饮进行调理。对于湿热体质者,可常饮荷叶茶。取干荷叶10克,洗净后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荷叶具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的功效,能有效预防湿热下注导致的囊肿。而对于脾虚痰湿体质者,茯苓陈皮茶是不错的选择。茯苓15克、陈皮6克,加水煎煮20分钟后饮用,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化痰,二者合用可调理脾胃功能,减少痰湿内生。
此外,适当的经络按摩也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每晚睡前,可沿着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从大腿内侧根部开始,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至足大趾,重点按摩太冲、行间等穴位。太冲为肝经原穴,能疏肝理气、清肝泻火;行间为肝经荥穴,可清泄肝火、凉血解毒。每次按摩10 - 15分钟,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可促进肝经气血流通,调节肝脏疏泄功能,降低巴氏腺囊肿的发病风险。
从西医角度来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巴氏腺囊肿的重要手段。一般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外阴、、宫颈等部位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囊肿的早期迹象。对于己经患有巴氏腺囊肿的患者,除了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材质;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清洗外阴,以免破坏的正常酸碱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因素对巴士腺囊肿的治疗和康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患者在患病后,因疾病部位的特殊性,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而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重视心理疏导。医生可通过与患者耐心沟通,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巴氏腺囊肿的治疗和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有望取得更多突破,通过发挥中医整体调理、辨证论治的优势,结合西医精准诊断、快速干预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中医经络理论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预防疾病的发生。相信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巴氏腺囊肿这一疾病将得到更有效的防治,为广大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 新书推荐
-
-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 港片:不朽家族,从和联胜开始
- GB原神:命运的织者
- 穿越南明一统天下
- 穿越60带着空间当保安
- 穿越六零,我是路人甲
- 轮回玄穹
- 彼岸之光:因果逆乱
- 今年怪事特别多
- 林仙芭芭拉降世了
- 魔兽世界中的那些故事
- 掖庭烬:庶女皇后的虐心劫
- 小村恋歌
- 洪荒大床,我把女娲拐回现代种田
- 和黑红弟弟一起上综艺,我爆红
- 末日之我靠垃圾分解升级灭世引擎
- 穿成清代小咸鱼
- 都市修真天尊
- 惊悚求生:bug体质,诸天无敌
- 逃离汪家后,我无敌了
- 99岁被亲孙捅死:重生狂宠孙女
- 你撩我一下,我就怼回去
- 治愈靖康
- 身为将军不可儿戏
- 灵武同行
- 御兽:仓鼠能屠神,这很合理好吧
- 无限【NOLIMIT】
- HP天使与龙
- 宝可梦:我的老爹是酋雷姆
- 劫灰记
- 穿越亮剑当伙夫
- 名著不经聊
- 【末日游记】之拖家带狗不苟
- 一束暖光照耀你
- 我与花木兰之父爱如山
-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重生土木仙宗:我是焊舞大帝
- 我在北宋玩商战
- 李承乾:二凤,建设社会主义吧
- 每日一仙丹,打造万古第一世家
- 这座山有亿点点好玩
- 算死簿
- 苏将军,我可以追你吗
- 开局F级天赋,竟然成了副本之主
- 天宫守护者【手艺人传】